赵振|草书精神之我见

来源:搜狐    作者:祁成志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27    

新华在线网 祁成志

赵振

1995年生于江苏徐州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国家画院王厚祥导师班首期成员

江苏省青年书协行草专业委员会委员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特聘教师

北京人文大学书法学院特聘教师

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师

作品及理论文章散见于《书法报》、《书法导报》等核心期刊。

特邀:

“一年之寄2020”——当代书画名家小品邀请展(北京•中国书画美术馆主办)

汉风飞扬— 徐州书画精品展(南京、徐州•江苏省文联主办)

沂蒙精神—全国第二届书法名家邀请展(临沂•临沂市委宣传部主办)

书画徐州•第十二、十三届书画年展(徐州•徐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豳风书韵”全国书法名家斗方作品邀请展(庆阳•正宁县委宣传部主办)

银川第二届青年书法展特邀作品(银川•银川书法家协会主办)

“一联百家”全国楹联邀请展(苏州•苏州大观音寺)

作品参展(获奖):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五届四堂杯书法作品展(中国文字博物馆)

江苏省第八、九届青年书法展·获奖提名(江苏书协)

颜真卿奖·魅力句容全国书法作品展 (江苏书协)

食安江苏·江苏书法作品展(江苏书协)

江苏省第十届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江苏书协)

同心战疫·江苏省书法美术主题作品展(江苏省委宣传部)

中国精神·全国第三届社区书法展•优秀奖(天津书协)

第二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节•佳作奖 (云南省政府)

第八届中国西部·房车博览会书法美术大赛(宁夏文联)

首届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三等奖(北京书协)

二零一八(戊戌)全国春联书法作品展(甘肃文联)

黄河口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山东书协)

首届汝帖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河南书协)

海纳百川·晒墨宝杯国际书法篆刻展 (上海书协)

封龙山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共元氏县委)

天津第二届临帖书法作品大展(天津书协)

上海第二届行草书作品大展(上海书协)

首届沈尹默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三等奖(上海书协)

“红动天下·丝路杞韵”·全国书画作品大赛 (宁夏文联)

草书精神之我见

文|赵振

高中时代便对草书情有独钟,它的线,时而激情澎湃,时而简约静谧,它的墨,或浓淡,或枯润,五色之间构成的精妙图卷深深吸引着我,虽然没有从那时就钻研进去,但在我的心中悄悄埋下了关于草书的理想……

《文殊院五首选一》 扇面

“学者功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草书的要求首先是“技术”的要求,没有沉着的腕下功夫与融汇经典的能力,便很难达到草书的要求。它的难度在于书写过程中不同笔法的理性运用,同时需要情感的外放与感性的表达,沉浸于草书的创作中须有情绪的起伏波动,偶有一两处“神来之笔”亦会大大增色,如果一件草书作品没有作者本身的个性表达与情绪流露,那只是技法的堆砌,便无生命力可言。若皆是自我状态下的纵情挥发,没有经典与法度的约束,任笔为体,亦沦为下品。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寻平衡点,达到高度统一才是草书的精神所在。狂放不羁中亦不失法度与精谨,静谧婉约中亦含潇洒与率性。正如武侠世界,秘籍的招数套路融化心中,实战时取其几分而随机应变,打出的招数更多的是其“意”,不是僵死的“套路”,表达的应是对武学的理解!正如“阵无常势,水无常形,字无常体。”因形布势,因势利导,在草书创作中何尝不是如此?

《鹿鸣》纸本 32cm*12cm

《书概》有言:“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变万化……”草书的千变万化,使其在取法方面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更强,技法手段更加丰富,关键如何使经典性与时代性进行双重结合,最终体现个人的独特风格,找到属于自己的并有别于他人的草书语言。这需要在大量的经典作品中锤炼自己的思想与技术,并且敢于进行“革命”,敢于进行“反叛”,所谓的“革命与反叛”绝不是离开经典,相反是在经典范本中对于自我风格与样式的寻觅,在经典的“制约”下进行“改革”,不离古,化古为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根“线”。

《节录阙题诗》纸本 45cm*19cm

蔡邕言:“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正因毛笔结构的特殊形成了中锋、侧锋、转锋、逆锋、藏锋、绞锋……这些千变万化的锋面与提按造就出风格迥异的线条,而“线”亦是草书精神之所在,一根线就可以令观者遐想万千,不同的用笔方式所造就的是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线也表达着不同的意味,它是极富有哲理性的,既是草书家独一无二的“标识”,也是其内心世界的状态与感情。当观者在欣赏一件草书作品时,第一印象一定是被草书中各种二元对立的元素,线条的穿插,疏密错落的布局所吸引,常常被感动的应是一件草书作品中所传达的气魄与内涵,那是充满生命力的线组合,或简约博大,或稚拙朴茂,或潇洒自如,或气势恢弘……

《黄庭坚/初寺山人诗二首》纸本 69cm*30cm

近两年来,我一直关注日本的《三笔三迹》,尤以空海与藤原佐理最为突出,让我看到了关于线的凝炼与简约,草书的精彩体现绝不仅仅于矛盾丛生,纵横交错的复杂技术,更在于“意境”的体现,线性的表达。所谓“简约而不简单”,再看良宽的线,极简却博大,仅仅“天上大风”四字为多少书家所推崇,心神向往,带给观众无数遐想,单从技术层面来看不一定有非常高超的技巧,但良宽之书对线性的理解却达到了非常的高度,那一时期日本书家的取法基本在魏晋至唐代,所形成的笔墨语言是经过一番思考与升华的,取法晋唐,却不拘泥于晋唐,造就了自己独特的线性表达……审美的多元与丰富给了每位书家旷阔的实验空间,这时思想的开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良宽“天上大风”》纸本 98cm*25cm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何等的痛快与洒脱,激动与飘摇,李白的浪漫主义诗句与怀素的草书如此的和谐共声,而这句诗表达的更是表现了怀素狂放不羁的一面。再观怀素晚年《小草千字文》,人书俱老,意境深远,气息朴茂,可能没有热闹激烈的对比,没有妍美精巧的细节,可更多的质朴之感,自然之味,给观者一种“真实”,这种绵厚如同老酒一般耐品,所表达的韵律正是草书的精神气质,不同的气息代表着不同的精神,古人重精神与气质,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在草书世界里,不同的气息造就了不同的风格和语言,或激荡,或沉静,或浓烈,或质朴,或潇洒……气息的高级来自笔墨的精准与布白的高妙,高级的草书作品绝不是单纯技术的堆砌,在于草书取法之理念、书写之情韵,更是书写者精神世界的结晶。

《古人诗》扇面

草书将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课题与理想,李可染先生曾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我想,学习经典与技术上的锤炼应当是伴随一生的,如何体现我们这个时代对于草书的审美,哪怕往前近一步或半步……

作品赏析

《文征明题画诗二首》纸本 180cm*69cm

《东坡题跋一则》纸本 46cm*23cm

《唐人诗》纸本 46cm*19cm

《仿巨然山水图》纸本 138cm*34cm

《题画诗二首》纸本 69cm*32cm

《致敬白衣勇士》纸本 180cm*69cm

《郑板桥诗二首》纸本 66cm*33cm

《题画诗二首》纸本 33cm*33cm

《夕山秋照图》纸本 45cm*23cm

《题画诗数首》纸本 33cm*33cm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