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润,字秋山,1924年生于古都咸阳,后移居郑州商城,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美学学会理事,并兼任郑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教育学院教授等职。其书画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及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展出,受到好评,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书画家。早年曾习工笔,50年代又师承八大山人、任伯年、吴昌硕、陈半丁、齐白石等大家,画风为之一新。先生的花鸟画以牡丹著称,素有“唐牡丹”之誉。
少年的先生除了勤课颜字,也逐渐对于绘画进行尝试。彼时并无“术业专攻”,基本上举凡绘画常见题材,都成为他临摹学习的对象。人物、山水、花鸟并举,遥想当年先生少年远志,意气风发,真可谓初生牛犊。1942年,先生考取鲁山艺术学校,开始接受学堂式的艺术教育。受到当时学校老师王耀光先生的指导,先生对艺术的领悟逐渐加深。他开始在广博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画家作品专一临摹。“扬州八怪”的李鱓与华喦成为他习学的主要对象。李鱓与华喦基本上是小写意花鸟,先生从他们入手,也基本奠定了他此后绘画风格的走向。先生学习恽氏,也继承了他的没骨画法,但与恽氏所区别的,是他的作品常以气势为胜,在清雅中显见恢弘。与他习书一样,先生喜做大画,尽管大画更难为,但在先生笔下,大画比小画更显气魄。除了取法恽南田的没骨,先生对华新罗的兼工带写的小写意也非常喜爱,对新罗作品也是勤力日久。他亦爱李复堂的牡丹,李氏牡丹画法也对日后先生牡丹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他的牡丹,取法李复堂,参校陈半丁、王雪涛,独辟蹊径,气势雍容,深厚老辣,大俗大雅,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前贤画牡丹,多以胭脂作花,花青为叶,色泽清淡,以显高雅。先生却突破之,以红色中加入白色,花朵显得亮丽夺目,叶子的色泽也掺入藤黄、墨汁,这样经过调和之后的颜色既显活泼又不失厚重,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牡丹国色天香的特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先生形成了自己绘画的独特风格:即色彩清新典雅,线条老辣劲道,传统功力深厚,兼工带写的小写意花鸟画。由此可以想见先生少年时涉猎之广,用心之深。
此藏品为唐玉润牡丹国画《自古丹青多妙笔》,“自古丹青多妙笔,千红万紫看今朝”。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国人民对明天的美丽憧憬和美好愿景,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还让牡丹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秀品格的象征,也成为美的化身,有纯洁与爱情的象征意义。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诗人画家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诗人、画家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