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为发掘展示当代艺术家风采及优秀作品,由多家单位共同推选《当代学术价值与收藏投资潜力艺术家》大型活动,面向全国及大众展示这个时代收藏价值艺术家。
刘昆,男,湖南省岳阳市人,著名山水画家,擅长描绘亭台楼阁、流云飞瀑。毕业于湖南轻工专科学院美术系,后入浙江美术学院深造,师从著名画家何镜涵、徐照海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省分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岳阳市名楼画院院长。其作品数十次入选国、省、市及国外举办的画展并获奖,无数作品被国内外爱好人士收藏。
师传统 更师造化
刘昆先生数十年潜心于山水画创作,师法自然,广览名胜、三登黄山、两上峨嵋、五去南岳,以大自然之鬼斧神功,造化悟性,淬炼画作,其画构图气势磅礴、笔墨洒脱大气,风格已成。
刘昆先生尤得潇湘文化之精髓,取故土潇湘八百里洞庭、岳阳古楼、张家界奇峰、天下南岳神韵入画。
他的作品《峨嵋金顶》、《南岳大庙》、深圳的《弘法寺》、南江三大名楼等,收藏率极高。
著名作家陈亚先先生于2005年为刘昆先生《巴陵胜状》画集写序,湖南师范大学美术教授李蒲星先生为刘昆先生作文《湖山湘水入画图》。
笔墨卓然 巧夺天工
刘昆先生擅长描绘楼台亭阁,画笔下岳阳楼气势磅礴、祥云雾照、虚实结合,神韵尽显。受益于何镜涵、徐照海两位大师,他画作中的云、水,始终贯穿云灵水活创作理念;笔下楼台亭阁常掩于云雾,飘渺朦胧醉人心菲;画中流泉、瀑布可闻其声,意境盎然。作家谢作文先生评其画作“笔墨卓然,巧夺天工”。
刘昆先生服役铁道兵驻云、贵、川,为部队专职美术创作员,相伴高山、悬岩、云海、飞泉5年,奠定了山水画创作坚实基础。
山河云烟瀑奔流 高阁青瓦生天际
——记著名画家刘昆
有道是,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师古人亦师造化,方能成器矣。作为一名丹青名家,画家刘昆对此是深有体会,习画师从于何镜涵与徐照海老师,于山水创作上可谓颇具造诣,作品在蕴含了传统技法的同时,又透露着浓郁的现代笔墨功力,画中气势,于雄浑中带秀气,于朴茂中带深邃,有着北派山水的特色,亦隐显着南方山水的清秀。众幅丹青的风韵全然可堪佳妙,作品时展春山之淡冶,时展夏山之苍翠,秋之明净。这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单一描绘,更是画家心泊山水可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博大胸怀!
刘昆先生的山水是寄情于景间,他的笔墨始终倾诉着不尽的文人情怀,远云高山,溪流亭阁,实乃相映成趣也。传统阁楼山水画的起源很早,自晋代就已有之,至隋唐时代,阁楼山水画的更是发展到了成熟水平,如今静肃的阁楼庙宇,已然成为了刘昆先生在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和主题,其画中的亭阁台楼,画法精妙藏巧,笔作其工,形写其真,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古风,也有仇英画楼台的精彩。整栋阁楼映山水,被先生刻画得高雅不俗。诗人可写黄鹤楼,刘昆可画矣,画合诗意,不禁会使人为之沉醉其中,心感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哲学观!
在山水的创作上,先生作画皴擦点染并用,笔墨兼工代写,长短曲直,疏密浓淡,干湿疾徐,观赏者能从这笔墨中深深地感受到先生扎实老到的作画功力和艺术底蕴。一幅幅画面中山峦起伏,怪石嶙峋,松涛葱茏,银泉飞泻,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的艺术观由此而生,由此体现。诗曰,山间流泉淙淙,泉边青杨葱郁,先生的山水画作,景物山川和谐统一,画面于苍拙中见工丽,于厚重中见精巧,通幅气韵流畅而又不失形神,可谓兼得矣。
画山水林丰松茂,楼台若梦,南朝四百八十寺,如今画里梦浩渺!文史品位与文化格局双重而成!刘昆先生对山水笔墨的研习,是真正做到了既师古人又师造化,放而不狂,细而不拘,充分昭示出了心游楼台山水的真性情,成功地诠释了孜孜以求的艺术人生,如此富有人文魅力的楼台山水世界,恰是丹青文化的独特载体。
山河云烟瀑奔流,高阁青瓦生天际。刘昆先生的山水作品,是工写的完美结合,他将人文楼阁与自然山川融为一体,为画坛展现出了当代楼阁山水艺术创作的新面貌,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和绘画风格,使得他能在当今画坛成为尘外孤标式的人物,文人丹青作气宇,楼台山水写非凡。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0年12月23日
参展经历
1990年在岳阳市博物馆首次举办个人画展;
1991年在长沙市工人文化宫举办“巴陵胜状”个人画展;
2009年国画作品《岳阳楼》在北京国画院参展;
2010年在湖南省画院举办“锦绣潇湘”个人画展;
2015年刘昆先生创办岳阳市名楼画院,同年组织画院成员写生创作《临湘山水美如画》作品集;
2016年组织画院走进平江大山写生创作作品百余幅,在岳阳市会展中心举办“书画平江”大型画展;
2018年为挖掘湖湘文化,刘昆先生带领画院团队深入洞庭湖畔创作作品八十多幅,举办了“山水岳阳”画展并精印成册;
2019年岳阳市名楼画院在刘昆先生的倡导下再次踏入岳阳各基层社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国画研修义务教学,并成功举办学员作品展。
其 他
《巴陵胜状》画集
序
作者/陈亚先
对于绘画,我是外行从不敢对画家们的作品发表评论,怕万一说出外行话来露了底子,所以我一直用沉默来藏拙。
但是,看了刘昆先生的《巴陵胜状画集》,我却在惊喜之下忍不住想说几句了。好在有人说过,各类艺术是相通的,在这条通道里,我大可发些感慨。
先说刘昆这个人。
我和他同属从事文艺工作,却很少见面,因为他不喜欢抛头露面,更不喜欢在文艺沙龙里高谈阔论。是那种“不求闻达于诸候”,一心要做“卧龙岗散淡的人”。其实,刘昆先生完全可以“闻达”,因为他是个造诣很深的画家。他先是毕业于湖南轻工专科学院美术系,后又去浙江美术学院进修两年,出身科班,功底扎实。从学校走进铁道兵部队,虽然搞的还是美术工作,却四处辗转,居无定所。云南、贵州、北京、浙江都曾是他背着画夹奔走写生的地方。这种漂泊的生活,成为他最可贵的艺术原始积累。一九七五年从部队转业到岳阳,在企业单位,我猜测他当时的选择除了生活的考虑外,另一个原因恐怕还是出于他的性情。不想挤在文艺人的圈子里凑一份热闹。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谈到他的画了。
他主攻国画山水,兼工带写,也涉笔界画。这些专业学问我知之甚少,我只知道文如其人,画如其人是个硬道理,因为我从他的画作里分明看出了从容淡定,放达与大气。尤其是他的为人、为画仿佛都暗合着一个“藏”字。他把自己藏隐于市,也让他的画作透出深藏不露的含蓄。他画君山柳毅井,只取局部,让老树遒枝间的几抹烟霞成为一种遐想。他画洞庭秋月,也只是月亮下的一角,湖光、一座拱桥,却叫观书者去想象那“皓月千里浮光耀金”他画岳州文庙,更是用一种苍古笔意和传统技法攒动人们思古之幽情,有心者,或许能从他那流畅的笔意线条里怀想两千几百年前的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
我并不是说刘昆先生已是个怎样了不得的国画大师,那应该由画界权威去评价;我只是认为他是个很有灵性的画家。文学评论家有个说法,那就是文学的铺陈与点染。他们认为写文章不可滥用美丽的句子,如果通篇都是华美的笔墨,文章就会油腻不堪,因此,应该洗去铅华,留下质朴。实在要显本事,你可以在要紧的地方着意点染,那一定会收到狡黠可喜的效果。这个道理,刘昆先生早已在他的画作里实践过了。岳阳人画岳阳,应该算一个“刘昆现象”。自从一九九〇年在省会长沙举办“岳阳山水情”个人画展获得如潮的好评之后,他的画笔就离不开岳阳这片土地了。洞庭湖边、汨罗江畔、张谷英村等好多地方,人们都曾看到一位头发蓬乱的画家,或在烈日下、或在寒霜中挥动他的画笔。十五年了,那一头乱发变成了银丝,那枝画笔却始终没有歇过......
且不说刘昆先生为岳阳的名山名水名楼作了多少画,也不说他为宣传历史文化名城作了多少贡献,那太俗了;应该说的是,他对故乡故土的挚爱实在令人感动。因此,我不得不斗胆改动艾青的诗句作为这篇短序的结尾:
为什么你的画笔沾满了泪水,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二〇〇五年五月于北京
·
湖山湘水人画图(《锦绣潇湘——刘昆山水画集》2010年8月第一版)
作者/李蒲星
国家观念,因其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易仁见仁智见智。家乡观念则不同,因其单纯,故人人感同身受。单纯何在?家园屋字,乡土山川也。为中国人,无不有其家乡观念,盖人人皆有家园屋宇乡土山川,所谓观念,“情” 字而已。
湖山湘水,湖南人之家乡也。
关于湖湘乡情,于我印象至深者,首推湘西凤凰黄永玉先生之文与画。我的血是O型/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
近读湘北岳阳刘昆先生《锦绣潇湘——创作体会》文字,再一次让我触摸到浓重的湖湘乡情。“在我的心中,深藏着个愿望,就是用画笔描绘湖南。特别是张家界之奇特、韶峰之雄伟、南岳之壮观……想用绘画语言告诉人们:湖南的名山胜景美不胜收!”
刘昆先生青年时从军,漫游四方,身到笔到,写生无数。也许是看多了他人的山山水水激发出自己内心的家乡情感。而立之后定居岳阳,遂立下志愿,走遍湖南湘水,画尽湘山湖水。光阴如梭,近四十年矣。
读《创作体会》令人感动的不是华丽的文采,而是一个又一个游山画水的细腻故事。中国有那么多山水画家,我读过的类似写生创作故事仅俩人:一个是吴冠中先生,再个就是刘昆先生。在这些故事中既能看到一个湖湘子弟对家乡山水的真情挚爱,也能看到一个画家的痴迷激情。这种情感像阳光雨露一样,催生出一幅又幅的山水画卷。
张家界之群峰竞秀,气象万千;崀山之善岩逶迤,奇丽幽远;炎帝陵之祥云飘渺,钟灵毓秀;南岳之高笃云端,巍山壮观。这些尺幅巨大的作品,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湖湘山水的磅礴气势,而且也细致了山水掩映下的庙宇楼台,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致广 大,尽精微”的美学精菁。
画家费时着力最多的当然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岳阳。走遍岳阳,画遍岳阳。仅君山一岛,七十二峰,三十六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湖汊港湾,无不显诸笔墨。在数以千计的岳阳图画里,画家精选百余幅编成《巴陵胜状》画集。如此广泛深入的图绘乡土,全国山水画家,尚有第二人?
外师造化,不仅是览得画稿,而且还是表现形式创新的根据。虽然画家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表现形式,但源自真山真水的新意层出不穷。《秋韵》中的水光倒影直接来源于显示观察而来;《百步三桥》中的房屋表现手法也与传统大为不同;《橘子洲》的俯瞰和平远构图合二为一,别开新意韵味悠长;最令人惊叹的是画家的《历代岳阳楼》,竟然把不同朝代的不同岳阳楼造型同画一幅,却浑然一体,毫无突兀之感。在《南岳祝融峰》中,画家竟描绘了蓝天白云彩霞,与传统 山水画中留白的天空大异其趣。
外师造化固然重要,中得心源同样不可少。画家的心源之一就是诗意的构图,代表作有《名楼仰哲》、《远眺君山》、《金鹗秋色》、《古塔瑞雪》等一系列条幅作品。笔墨和色彩,景物和意境相得益彰。
家乡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之一,在全球一体化的地球村时代,守望这座精神家园尤为重要。刘昆先生的身体力行,可以说是守望者的典范。他的山水画固然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但相比之下,内中的湖湘情愫更令人感动。
我们衷心期待他一如既往地以他的满腔热情,以他的如椽画笔图画湖湘山水,我们相信,这些情感交感的山水画,不仅能激起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也能激起全中国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湖南人的湖湘之情。还有什么会比这种艺术影响力更重要呢!
·
《锦绣潇湘》画集
·
前 言
作者/蔡世平
这是一个能够创造美好,并且能够舒写美好的时代。画家刘昆先生赶上了这个时代。一九七五年,从人民解放军队伍里转业回到家乡岳阳的刘昆先生,在长沙举办了《岳阳山水情》首次个人画展,受到画界和观众的好评,也坚定了他“行遍岳阳,画遍岳阳”的决心。二零零五年,刘昆先生《巴陵胜状画集》出版。刘昆先生用画笔倾注了对家乡的全部感情,对岳阳的山水名胜进行了全面的描绘,呈现了他心中的“巴陵胜状,美丽岳阳”。
至此,刘昆先生的“岳阳梦”算是圆了。但他没有满足。他背起行囊、画夹,又踏上了新的征程,走进了锦绣潇湘的山山水水。
刘昆又成功了。二零一零年九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刘昆先生在长沙湖南省画院举办了《锦绣潇湘》画展。八十余幅作品记录了刘昆先生踏遍湖湘山水的深深足迹,也向省会长沙的三千多名观众和湖南画界同行展示了作为艺术家刘昆先生的独特风采。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就是《锦绣潇湘》的岳阳个展。这是刘昆先生向家乡父老乡亲馈赠的又一份丰厚礼物,显然,刘昆先生的画笔已伸向国画艺术的纵深处,原有的许多框框被打破,画的内涵更丰富,个人的东西凸显了出来,画里画外透出了新的艺术信息。我非画人,真正的评点还是留给行家来读,留给读者来赏。
从一九九零年的《岳阳山水情》,到二零零五年的《巴陵胜状画集》,再到二零一零年的《锦绣潇湘》。二十年间,无论对刘昆先生,还是对岳阳,这一组数字都是有启示意义的。
这是刘昆先生艺术道路艰辛跋涉的二十年,也是刘昆先生国画艺术不断走向成熟的二十年。
刘昆的奋斗追求令人称道。刘昆的艺术精神令人称道。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四日 南园
·
《岳阳山水》画集
·
序
作者/陈亚先
对于身怀绝技的画家,中国人往往会略去他的名字而冠以美称。比如,王画家最擅写蕉,他便以王芭蕉名世;周画家笔下牡丹独具风采,他便被称为周牡丹。这与坊间所谓“面人张”、“飞刀李”是同一道理,小幽默里透出大尊敬。
那么,用什么来称呼画家刘昆先生呢?我想,称他为刘岳阳最为贴切。这不是谬夸,因为几十年来,他不但把岳阳故土画得淋漓尽致,而且,他把青春年华,忧思与欢乐,统统融进了这片土地。别的且不论,单就画岳阳而言,已是无人能望其项背了。
刘昆先生是十分尽职的名楼画院院长,前几年,他率领画院的画家们爬山过水,日晒雨淋地踏遍了临湘市与平江县的角角落落,描画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当他把那两本画册拿给我看时,我被实实在在地震撼了。苏东坡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为岳阳人,我却从未见过哪些画作里的奇绝景致。而刘昆先生对于每幅画里的奇处妙处皆能如数家珍,仿佛那不是奇绝山水,那是他们家后院。而那些地方,任何交通工具不能抵达。早年间,应是只有猎人与樵夫涉足之处。刘昆与他的画家伙伴们切切实实地亲历了樵夫猎户采药老人的艰辛跋涉,硬 是用他们的画笔,挖掘出了难得一见的岳阳这 美!谁也不能否认,这是画家们奉献给岳阳的一笔美的财富!
2017年,画家们收回目光,定格于脚下安身立命的热土——洞庭湖畔的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市。刘昆先生和这一群画家就生活在这里。看起来,他们似乎免去了远足奔波栉风沐雨之苦,但是,却面临更大的难题。有句话说,画人难画手,画兽难画狗,为什么?因为手和狗,我们最为熟悉。作为岳阳市民,谁没见过岳阳楼、君山岛、慈氏塔、汴河街?谁没到过王家河、尚书山、洞庭大桥、沿湖风光带溜过几圈?要把岳阳人最熟悉的风景画给岳阳人看,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而是心灵的表达。湘西人说,湘西在哪里?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这是因为沈从文用自己多情的笔触从心里流出湘西文字。黄永玉更是说过:“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现在,《山水岳阳》这本画册付印了,我相信,读到这些画的岳阳人自有评说。在我看来,画家们纯粹是用心灵在表达对家乡热土深沉的爱。且看刘昆先生画的《洞庭秋月》图,这是岳阳楼吗?当然是,可她竟如此充满柔情,如梦如幻。那是我们见过的洞庭湖观鸟湿地吗?当然也是,可她竟如此高阔辽元,秋水长天!
这种境界是如何达到的呢?艺术创作有句老生常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画岳阳楼,比岳阳楼更美,画采叠湖,比采叠湖更具有诗意,这就高于生活了。高就高在真切的情感,炽热的心灵。这一高,就高到诗的意象里去了,高到田园牧歌的旋律里去了。
我不是评画的行家,但我懂得真切的情感,所以,我凭直觉,讲了上面一席话,不敢妄称为序。
二O一八年三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