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术价值与收藏投资潜力艺术家——沈林松

来源:搜狐    作者:邓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2-11    

摘要:在这个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为发掘展示当代艺术家风采及优秀作品,由多家单位共同推选《当代学术价值与收藏投资潜力艺术家》大型活动,面向全国及大众展示这个时代收藏价值艺术家。

沈林松,男,浙江桐庐人,国家一级书法师,1962年出生于美丽的富春江畔,是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不仅有中国著名美术大师叶浅予,也有国礼艺术大师、人民好书画陈兵老师。师承陈兵、潘怀湖二位老师的指点下,参加2019年全国华盛杯书法大赛荣获三等奖,是年又参加了浙江省杭州市退伍军人书法比赛获优胜奖,同时天天健月刊也刊登了我的多幅作品。

沈林松从小喜爱书法、爱学习,1981年应征入伍,1988年转业地方工作,从事乡镇机关工作也从未放弃过书法,坚持书法应为民族而歌,为人民而抒情,在学习中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书法涵养,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努力!

2020年6月 大美中国·紫禁之巅——中国传世艺术名家陈兵携沈林松献礼故宫600年

2020年7月应邀入编美丽中国组委会出版《2020书画影响力30家》书刊。

2020年8月应邀入编百年百家编委会出版大型《百年百家》珍藏典籍。

2020年8日收藏价值艺术家由中国各大媒体重点推荐报道。

参加2020年9日百位艺术名家献礼建党100周年由国闪各大媒体重点推荐报道活动。

2020年10月参加翰墨春秋~文化朝圣之旅首届全国书画名家作品活动。

还受到了著名书画评论家石振华老师:题为“穷研篆籀,功省易成”。和著名书法评论家刘建明老师:题为“饱满圆厚,飞仪多姿”二位老师的点评。

饱满圆厚 飞仪多姿

——记著名书法家沈林松

篆书为诸书本源,得篆书笔法者,就打开了传统书法执因索果的钥匙,所以篆书一体至关重要,无论是对于书道觉悟来说,还是对书法文化传承来说。只是当代书法,普遍忽视篆书探究与习成,书法之源旁落为小道。著名书法家沈林松先生,有执着的寻本之志,也有传播书法文化的热情,所以他对篆书一体的研习付力极深,功成非凡!

 

沈林松先生的篆书取法非常宽博。既有从散氏盘、毛公鼎参意来的高古朴茂,也有从石鼓文琢磨来的饱满圆厚,当然秦风铁笔篆也琢磨的相当透彻。因为取法多元,所以他可以把篆书诸法来源相互融融,为篆书创作出一种自立面目的新形态,把古代人写篆书重点在于实用性的外延进行了大幅度的艺术属性拓展,给篆书带来了新的笔墨表现力,让篆书的艺术美在当代书坛引发了专业圈的关注,也拉近了与普遍书法爱好者的审美距离!

首先他的篆书在结构形态上改变了秦篆泰山碑长瘦对称的结体特征,让篆书写得方整起来,在视觉上更有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显然是借助了楷书方整的结构方式得以实现的。从这角度来讲,他有通过楷书形态反馈篆书,优化篆书形态美的智慧。楷书是唐代的楷书,篆书可以看成是秦代的楷书,打通这两种书体的时空壁垒,让两种书体得以补益,这种创新篆书写法的新思路不但新奇,而且正确。因为书法之融合,既可以作正向的执因索果,也可以作反向执果索因。走前一条道路的人多,走后一条道路的只有沈林松,所以他不走平常路,致力于篆书创新的做法难能可贵,与众不同。

他的篆书写得新奇可观的另一个原因是方笔的介入!旧式篆书线条圆滑,有使转,无顿挫。中锋行笔是主要形式。沈林松先生照样用其他书体的笔法运作方式,来反向影响篆书的运笔方式,在圆滑的线条里,开创性地介入了顿、挫、回、藏等笔法,生成了方圆周备,刚柔相济的新笔意,甚至还写出了行草形断意联的意象表现。改变了唯有使转的旧体貌,让沈林松的篆书在姿态美上大发焕神,写得生动活泼,飞仪多姿!

饱满圆厚,飞仪多姿。石鼓文对他的篆书形态影响是最大的,所以整体风格以饱满圆厚为特点。又因为重视了墨韵的变化,所以会从饱满的笔墨入笔,可以写到枯笔渴墨,令出飞白。笔里有墨,墨里有笔,篆书真正拥有了笔墨属性,可以回溯篆书书法最完整的艺术形态,让他的篆书既有碑的骨力雄强,也有帖的气韵生动,碑帖相融,大功告成!

著名书画评论家 刘建明 2020年11月11日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