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用书画抒发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艺术名家用文化塑魂、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并为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提供精神动力!
楼锡云,字焱程,号龙山隐士,生于1960年3月,祖籍浙江东阳,善书正、行、草、隶、篆,尤行、隶两体更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与青睐。自少年时就酷爱书法,且有天赋,又得伯父亲授及一些地方名士的指点。85年,有幸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一届书法函授大学”学习,师承张海(原中书协主席)。
作品先后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一等奖)十七项,银、铜奖(二、三等奖)六项,及国际米兰博览会书法金奖等。作品在国务院书画院,平北军事博物馆及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等二十余家场、馆、院展览及收藏,并经常受邀参加全国性的书画活动及电视节目采访。在“中国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人民美术”杂志社、“羲之书画报”、“中国诗歌报”、“中华文化”及《新文学》杂志、《侨报》、《星岛日报》、《党政周刋》、《中国廉政建设》等杂志社和媒体刊出并宣传。
现任:中国国画院院务委员、副院长;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组》水墨丹青书画院副院长、水墨丹青书画院金华分院院长、济南电视台巜翰墨丹青》栏目特邀导师;中国民族书画院会员;世界书画家联合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名家讲堂》签约艺术家;马来西亚文化艺术交流展首席艺术家;中国硬笔书协会员;画圣吴道子艺术馆名誉馆长;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报》艺术顾问;“中华文化”杂志社艺术总顾问。
久师碑帖 雅风自来
——记著名书法家楼锡云
自古书法是文人修养。如果书法远离文化品位,是谓匠。当代著名书法家楼锡云先生的书法作品,无一例外都透见书法文化的古今永传,以儒为根本,以雅为表现,儒雅驻笔墨,萧萧之气油然而成,文人风范由此而显!
从书法形体上来看,楼锡云先生的书法诸书皆成,博涉多优,是深师历代碑帖的真功夫。以碑帖为师,经久磨砺,当然可以解锁书道秘籍,把书法写得尽有法度,而又不失自如,可以在起笔落笔之际,把书法写得下笔有由,翰不虚动。
当然,楼先生的书法之要妙,主体在于行草作品的天质自然!他的行书历练,是取法为上的价值选择,以二王法帖为法本,进行了心追手临。积笔以成山,墨渍染池水,这是深修苦修的过程。当然,唯有深修苦修,也不会成就先生书法里明心见性的好气韵。唯作苦修,易成书奴!楼先生不但有苦修碑帖的执着付出,还有书性超人的天赋,观碑得觉悟,书帖通性灵,可以与碑帖对话文化,所以他的书法自有放手写心的灵透!非书奴所能成也!这就是取法为上,得到法也显上乘的重要原因。
先生的书法除了有师古贤先圣的选择,也有师法当代书法大家的追求。看他的书法里,尽有启功大师笔墨的圆融与洒脱,落笔真文人,起笔还是真文人,笔笔相生作细腻,笔笔相映抒真意,把启功书法端端正正而写的格局参意的相当透彻。三五分结体,焕神作墨韵,写得流丽悦目,富有诗文神采。楼锡云先生把启功给当代文人雅写书法的规矩,拿捏的相当到位,师其书法之形,也法其人格之修,形神兼备,书如其人,令人折服!
楼先生书法修养,在师法贤门的过程中,临帖能打得进去,创作能脱得出来。取他人之法,为的是立自家面目,所以书法既不作奴,也不为匠,而是大有心与笔合,我手写我心的进取!重视线条的塑造效果,粗线作鸿飞,细笔写鸾凤,有临危居高之险笔,也有牵丝映带之飞仪,把书法的速度感与力度感调节的相当完美,所以其书法可以写得伸缩得体,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最是一派激楚浪以成文的好气象!
久师碑帖,雅风自来。在书法江湖风大兴其道的背景下,楼先生的书法不仅仅是个人成绩的见证,也是书法公共文化属性回归晋韵宋意的引领。看他的书法,可以拒绝一切江湖风,为书法文化龙脉的传统给力神勇!锦书金字,一目了然。大家翰墨,尽皆如是!
著名书画评论家 刘振明 2020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