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画艺术大家——熊德建

来源:搜狐    作者:邓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11-25    
 

摘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用书画抒发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艺术家用文化塑魂、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并为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提供精神动力!

熊德建,号田园书人,中国田园书法践行者,田园书院院长,国家一级书法师,国礼书法家。1952年出生于浙江省千岛湖。从小酷爱书法,九岁始习书练字,五十余年从未间断。工作之余,颇好笔翰,每见古人碑帖则追仿临摹,未尝少倦。尤好行书,得益于二王、颜鲁公、米元章与王铎,驰骋于绳墨之外,回旋进退,莫不中节。逐步形成独特的、回归自然的、回归魏晋的、自然、原生、和谐、大气、灵韵、唯美的、既继承又发展、既传统又创新的田园书风,被誉为“中国田园书法创始人”。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多种重要展览,数十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并多次获得金奖、特等奖。在国内,多次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创建田园书院。吴洪浩、邓向阳、赵感鹤、罗翠兰、程林辉、黎传绪、田继学等多位著名学者、专家对熊德建田园书法的研究文章达四十几篇,十万多字,已初步形成田园书法理论体系,这一现象在当今书坛并不多见。国内多家电视台、报刊、杂志、今日头条、雅昌、人民网等新闻媒体,多次为其做过专访和专题报道。二零一九年被收入文化艺术人材资料数据库管理。大量作品被国内许多知名机构、组织以及海内外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收藏,其作品有很高的升值空间和收藏价值。

使转飞仪 天质自然

——记著名书法家熊德建

同样的字写出不同的风格,是谓书法艺术的个性之妙。正是经由个性的塑造,所以书法才会因体而奇,一起构建起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王羲之写兰亭序是个性之美、颜鲁公写祭侄稿是个性之美、苏东坡写寒食帖是个性之美。当代著名书法家熊德建先生写行草亦复如是!

 

把熊先生的书法放在眼前琢磨,“不一样”的观感一目然。但是细细揣摩其笔法又与历代诸贤所传之法一脉相传,无论是提摁顿挫,还是使转铰笔,抑或是侧入中行,都有严谨的法度,落笔起笔,藏头护尾,锋纤往来,急去缓回!他用贤家之笔法,作自家之面目,这就是他的书法奇妙的原因!

 

赵子昂有论,用笔千古不易,这是根本的东西,无论是王羲之,还是欧颜柳赵,在用笔上都是依法而作,熊德建得笔法正宗,正是师古法取上法的执着,可以经过实践解锁书道秘籍,所以得法亦为上乘,让他的书法在个性的表像之外,却有笔法传承的共性!

为什么笔法师贤师圣,书法的形态却有自立面目的精彩呢?这与赵子昂论书法的第二句话有关系,前一句是用笔千古不易,后一句则是结体因时而变!熊德建书法实践相当扎实,书论研究也非常到位,所以他可以用贤圣笔法,去构建自己书法的飞仪丰神!

他的书法结体,以圆显活泼,以融作和谐,笔墨使转一直在构建书法形态的圆融圣妙!一笔写来过,因心而作,使劲自如,结构起来的形体伸缩得体,有不激不厉的和谐状态,如蝶飞花丛,飞仪翩翩,极致生动。俗笔写书法,字字站立,是谓呆板。熊德建写书法,有站立,有侧卧,有飞驰,有翻转,通过结体形态的无限变化,把书法写得风卷浪涌,亦如鸿飞兽骇!

他用书圣一般的娴熟线条,结构的不再是兰亭序的龙跳天门,也不再是祭侄稿的壮士铿锵,当然也不是寒食帖的偃笔卧行,而是富有情景感的“群贤毕至”。每一个字都因圆融和谐的姿态,结构成君子翩翩的模样,集字成篇,正是此地有茂林修竹,亦有急流清湍的惟妙惟肖。使转飞仪。天质自然。

 

他师兰亭序很久,但是不再作书奴,离其形得其神,放手写心而成的却是另一种姿态要妙!这种要妙,虽然与兰亭序有很大的形态差别,但是线条师万类之像,结体贵天质自然的书法要义是古今永传的!因此,可以把熊德建的书法看成是另一种形态的兰亭序。这也是当代书法家借古开今,实现书法创新格局的证据!此书此风,可观可瞻。此功此成,春秋可传!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0年11月24日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