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西游记》真正的开端
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观众可能记得,第一集是 猴王初问世。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叮叮叮~猴儿上去了……
但要说《西游记》原著,却必须要从“ 魏玄成梦斩泾河龙 唐太宗魂赴幽冥界”说起。
从这里开始,您才能了解玄奘为何踏上西行路,这才是西游真正的开端!
西游记插图 戴敦邦作
从今天起,全新长篇评书《澄书馆•西游记》,连派评书传人、北京名校教师吴荻将带孩子重走西行路,从西游的起因开始娓娓道来。
307集的《澄书馆•再说西游》今起上线
这是对西游记最有文化的解读
溯古仿今,引经据典,有趣有识
02
取经第一人到底是谁?
大家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在整部西游记中唐僧并不是取经第一人!
这个第一人的称谓应该留给漂洋过海学本领拥有一颗“出离心”的孙悟空。
为何这么讲呢?我们卖个关子,您听了这部西游便会知晓。
03
《澄书馆•西游记》有何不同?
传统的西游记故事或评书,都是按照原著章节逐章逐节一一复述。
但《澄书馆•西游记》则 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加入更多文化历史背景,适合青少年更好的学习理解,所以我们才说这是“最有文化的解读”。
《西游记》到底是神话?还是故事?其实都不是……
《西游记》最早的版本明代万历20年,即公元1592年。这个版本的序言里有一句“ 此奇书,大寓言哉”。
这是一部借妖魔鬼怪说“人生修行之道”的大寓言。
众所周知,电视剧和动画片中,孙悟空有太多称谓,“孙猴子”、“孙大圣”、“孙悟空”,但原著中有,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原叫“ 心猿”,白龙马才是唐僧第二个徒弟,原叫“ 意马”。
“心猿意马”,亦能说明一些。
西游记插图 戴敦邦作
再说某一回,大家熟悉的内容是:唐僧悟空二人在路上,走啊走,走到一处村庄,找了一户人家准备借宿一晚,化些素斋。
这宅子住了一位130多岁的老汉,不料刚见面就被悟空叫“孙贼!”,老汉诧异,竟然被一只身高不足110公分,上车都不用买票的猴子叫了“孙子”,心里别提多窝囊。
孙悟空解释道,我光被压在山下就500多年,论岁数叫你孙子都便宜了你。
老汉恍然大悟,从自己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活着的时候,就传说山下压了一只老猴,自己小时候住在五行山附近,还经常去猴子旁边调戏它,没想到自己这么老了,这猴子还这样青春…
斋饭用毕,师徒准备沐浴,唐僧见悟空没有换洗衣服,拿出自己一件小褂,还有包袱中的半块虎皮,准备为徒儿DIY一件上衣。
唐僧与悟空边缝边聊,唐僧慢慢讲,悟空慢慢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唐僧骑的赤兔马 (唐僧为什么会骑赤兔马,请在博雅小学堂APP本专辑里查找第五章回「唐僧遇老虎」)。
然后,然后的然后,吴荻老师就 从唐僧的赤兔马聊到了关羽的赤兔马……
于是,关羽的故事就出现在了《西游记》里……
04
讲一部书要用多少工夫
吴荻老师说西游引人入胜,但台下究竟要下多少功课?
这可不是照着一本书念故事,而是 把好多本嚼碎了吃下去,才有了如今的经典评书《澄书馆•再说西游》。
吴荻老师除了熟练 10多个版本的《西游记》外,屡屡翻阅的案头书还包括:
《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年谱》《古尊宿语录》《西游记资料汇编》《太平广记》《山海经》《旧唐书》《夜航船》《酉阳杂俎》《殷芸小说》《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红楼梦》《阿含经》《地葬菩萨本愿经》《楞严经》《六祖坛经》《四十二章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华严经》《百喻经》《妙法莲华经》《印光法师文钞》《三主要道讲记》《莲社高贤传》……
主讲人
吴 荻
吴荻,号梦盫,自幼喜好书法绘画京剧等中国传统艺术,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美术教师,为“美术老师讲京剧第一人”,从事评书艺术表演多年,师从著名评书艺术家连丽如。独创评书说西游,擅以佛理讲故事,引经据典,皆有出处,有趣有识,自成一格,人称“吴氏西游”。听者从垂髫至耄耋,吴先生借西游话传统,以期“万木合擎,大厦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