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镇风情水上巴士游览线探秘
苏中里下河地区有个千年古镇溱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六千年前成陆,长江、淮河、黄海三水在此交汇。古镇以水为名、因水而兴。形似小岛,四面环水,风光秀美;出脚就是水,动脚就坐船;河网纵横交错、垛田星罗棋布,白天帆影翩翩、夜晚渔火点点,浓郁水乡风情,素有“水乡明珠”之称。目前为国家景区,镇区随处可见古桥、古井、古树、古巷、古砖、古瓦,古塔,亭、台、楼、阁、寺、庙,古建筑和古文化遗产等,是苏中地区民居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古镇。
古镇南郊有个全国第二的溱湖湿地公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麋鹿等珍稀的动物资源和水上最高三面药师佛塔,更因每年一度的世界规模最大的会船节闻名全球,优质的淡水湿地所产的溱湖八鲜享誉神州。
两个景区浑然一体,河网交织、岛屿星罗、飞鸟成群、水天相连,以溱湖为主体,以溱潼古镇为依托,形成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渔乡风情的有机统一。但一直以来,两处胜景旅游资源一直是独立成景,缺少灵水文化和谐统一的神韵。
一船揽尽湖镇风情
身心体验灵水文化
首条溱湖湿地与溱潼古镇间的水上游览线终于开通了,将是一次精彩纷呈的水上之旅;泛舟湖上,一路游览广柔的水面,沿途小桥流水人家,更有那水上文化特色景点,亭台楼阁,绿杨城郭,寺庙码头桥,河岸岛屿。过去,从溱湖湿地景区到古镇景区只有陆上的旅游通道,不光绕道9公里费时,更无法突出水乡特色。如今,“五一”黄金周开通航线试运行,航行距离约3.5公里,游览时间约25~30分钟。乘着小船,出溱湖码头,荡浩渺溱湖,眺古寿圣寺,望药师佛塔,临喜鹊湖岛;穿溱湖圩,经季驸马亭,过会船大桥;临溱洧关,登点将台,观得胜楼;靠学士码头,缅储巏石像,对千古绝对;上鹊仙岛,莅十大名楼,吟水云楼词,觅南楼读书;逛潼里新街,坐双魁阁,赏东观归渔,揽古镇胜景。
这真是:
一条水上线,两地胜景连;
三十分钟途,四处名胜现。
五颜六色花,七桥八旧景;
九龙朝阙汇,十景传天下。
百年老店呈,千年古镇扬。
国家旅游区,世界名胜地。
水润古镇惬意生
画舫游弋碧波漾
湖镇风情水上游览线从湖区水上码头开始启程,经湖北口会船水道入小溱湖直至镇区,沟通了镇区和湖区的水上要道,这线路自古以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彻底打通了溱湖湿地和溱潼古镇两大游览景区,让游客领略“水上溱湖”的独特韵味。临湖两岸的名胜有水码头、水关、水亭、水云楼、得胜楼,其间无不蕴含着水上文化名胜和古战场的风情色彩。驸马亭、溱洧关、得胜楼、储巏广场、鹊仙岛、水云楼、潼里新街等地标性景点,游客通过水上航行的视角感受溱湖和古镇的底蕴和魅力。将江南水乡特色的“湖、河、堤、岸、城、船、亭、台、楼、阁、寺庙、佛塔、码头、桥”等溱潼特色元素用这条游览线凝聚在一起,集中了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自然景观、千年名镇风采、宗教文化体验、休闲美食度假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了游览产品内容的丰富度,也增强了湖镇风情水上游览线的品牌价值。实现河湖相通的溱潼水上大旅游格局、历史人文和自然风貌较好的结合。游览线游船停靠点设置结合现有旅游资源与历史遗迹,沿途共10个。
让我们一起随着湖镇风情水上巴士欣赏一下沿途的景色!去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亲近自然,去溱潼古镇体验水城慢生活,尽情拥抱许久未见的春天!
(1)溱湖水上码头
谷雨时节的溱湖湿地天蓝水碧,湖水如歌,绿岛如诗,蒲草丰茂,野凫绕船,空气清新可饮,自然人文契合。桃红柳绿,菜花金黄。
以“麋鹿故乡园”为品牌的湿地生态环境和溱潼会船节里下河水乡民俗文化,以溱湖地热资源综合开发而形成的温泉休闲度假区,是其独有的景观特色!
溱湖风光旖旎,幽静宜人,景区保留了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麋鹿奔突,锦鳞游泳,鹭鸥高翔。喜鹊湖边,喜鹊成群,窝巢高筑,“鹊仙桥”便是传说中七仙女与董永暗渡银汉之处。
十里溱湖 蒲草丰茂
溱湖又名喜鹊湖,因喜多喜鹊飞集而得名,溱湖形似玉佩,湖区主要河流有姜溱河、泰东河、河横河等九条从四面八方汇聚湖区,自然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湖面开阔,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湖水清醇甘冽,是难得水体。以“水、湿地、生态为内涵,溱湖孕育了其湖幽水静、林奇兽异、民风浓郁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现有各类植物113种,野生动物73种,其中包括麋鹿、丹顶鹤、扬子鳄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溱湖刚刚从沉寂中醒来。站在溱湖水上码头,远眺湖面,满湖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那环湖的杨柳染上了淡淡的新绿,春天的溱湖分明是素面朝天、芳泽无加的少女,只见她明眸善睐,仪静休闲,如轻云蔽月、流风回雪,似柔情若水、待字闺中。真可谓,水墨烟雨中,仕女入画图。有连绵不绝的芦苇沼泽地,有水系浅然的游船在摇桨,有湖光山色在倒映景致,有各种水鸟在飞翔,她湖面开阔,波光粼粼,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溱湖之胜,胜在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天然氧吧,宜人宜游。
(2)荡浩渺溱湖
泽国醉迷尘世远,溱湖十里润春晴。在开阔的湖面上,坐拥盛景。迎着湖风,两岸杨柳拂水,芦苇吐翠,一派农村乡野情趣。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之中。天光云影,荡漾于千顷碧波;芳草嘉树,摇曳于十里长堤。湖面上,莲波叠韵,水草浮萍摇曳,氤出别样的雅素与清静。
“万鸟云集,千鹭飞起;时时有水鸟唱于芦丛之中,野凫绕于游船之旁,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令人神往,教人流连。池塘沟洼纵横交错,洲滩塘垛自成方圆;高处茅蒿密密,野花点点;低处芦苇青青,荷叶田田。更有鹿鸣鸟语,蛙鼓虫鸣,唯存天籁之音。村落古镇与水乡风貌浑然一体,还有准备会船节表演的船只。“真所谓“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湖水国胜江南”。每年的会船节甚是浓重有趣,已有几百年历史,成为全国旅游重头戏。
十里溱湖的烟波浩淼、趣味十足的“八卦迷宫”、刺激好玩的“水上乐园”、神秘的“芦荡水巷”,每年清明节左右会有”溱潼会船节“,总有一处会让你流连忘返。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呈现给大家的是里下河风格的独特景观。湖面、河流、鱼塘、沼泽形成了畅通水网。本条开通的具有溱潼特色的水上游览黄金水道,整个游览“水在园中,园在水中;人在画中,画中有人;亭台楼阁,寺塔桥礁;一应俱全,令人神往”。
(3)眺古寿圣寺
船刚开出,左侧就是古寿圣寺。古寿圣寺始建于宋朝,距今七百多年的历史,时为泰州佛教界“十四大丛林之一”,为溱潼九大寺院之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寺院之藏经楼又名水云楼,临湖而居,凭栏极目,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水凫嬉戏。其时文人墨客云集,吟诗诵词,人文气息一派浓厚。文革期间,寺庙不幸被毁,时至昌明盛世,后在风光秀丽的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古寿圣寺。2004年10月5日隆重举行山门殿、天王殿落成佛像开光暨大雄宝殿奠基大典,开光揭匾之时,天现祥瑞,有佛光自匾额如日轮耀眼冲天而起,霎时万里晴空漫天祥云,佛光普照,与会嘉宾、信众叹为观止,惊喜莫名,甚者感动流泪俯地礼拜,殊为灵异。现古寿圣寺,坐落在溱湖之泮,云水之间,一衣带水。登楼可望十里溱湖烟波浩淼,渔舟往来,一派水天佛国,琉璃世界的禅韵雅儒。
寺内藏经楼又名“水云楼,为乾隆年间曾任苏州知府的孙桥年所作《溱湖八景》之一“南楼读书处”,明.史部左侍郎储巏曾于水云楼上读书。清.著名词人蒋鹿潭亦曾读书于此,后鹿潭先生为纪念在水云楼的一段生涯,遂将所著词集命名为《水云楼词》。水云楼频有文人书家、政界要人登临,凭楼眺望三湖烟波,留下诗词墨迹无数。至今楼内还珍藏有清扬州八怪郑板桥及瘿瓢子黄慎和各大名家的字画200多幅。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水云楼原来四角翘起俗称“泛角”,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后来主持僧大更和尚重砌,改为不“泛角”。 “南寺书楼”又称“南楼读书”。
《古水云楼图》
当年水波云影,楼台耸立,树木扶疏,风帆远近,景色十分雅致.。
(4)望药师佛塔
船的左翼,有巨大的药师佛塔耸入云霄。矗立着佛徒们心中的神——三面佛!面对八方百姓的三面佛有求必应!
药师佛塔总高80米,仿金铜制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药师佛铜像。三面药师佛铜像是古寿圣寺药师佛塔的主体,由三尊独立的佛像组成,高三十六米,以表佛之法、报、化三身。佛身能放五色光明,斑斓绚丽,呈现一派水天佛国、琉璃世界的庄严景象。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蓝琉璃光药师佛王、大医王佛、十二愿王,令诸众生诸根完具,疾病消除,解脱厄难,所愿皆遂,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与药师佛背向而立的,是他的两个胁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药师三尊。
如有闲暇,你还可以登上古寿圣寺的药师佛塔,可以看到整个溱湖胜景。
在春风里,随风飘曳的柳枝怎可这样美?
溱湖内的船儿在驶向前方,那是溱湖更美的境地儿!
(5)临喜鹊湖岛
湖的中央有一个浅浅的沙滩,上面荡漾着大丛大丛的芦苇,如同卫士般屹立着。它们的头都是白的,明明十分纤细,却无论如何摇摆都不会倒下。芦苇高过人头, 一丛连着一丛,一片连着一片,风阵阵吹来,芦苇沙沙响, 一株株芦苇婆娑起舞,摇曳生姿,整个芦苇荡似波涛起伏,连绵不断,宛若排排白浪 轻拍着沙滩。随着天气变暖而来的鸟群,从芦苇丛中扑棱棱飞向天空,一般在空中飞翔,偶尔穿梭在林木之间,看起来十分的忙碌。好一幅醉人的湖春图啊!望着那景象,都不禁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来。
(6)穿溱湖圩
出了溱湖,就来到湖北口会船水道。这条小河是溱湖通往古镇的必经水道,也是每年会船节各乡镇船只进入湖区的通道。
船行河中,河岸两侧绿树成荫,满地绿草鲜花,河水也清澈透明,两岸风景倒映水中。垂下的柳枝有时当着行人的道路,过时还得低头,用手扒去枝条,那样的幽静。很多爱好垂钓的人们坐在岸边,耐心等待鱼儿上钩。在期盼鱼儿上钩的时候闲聊古镇往后发展的美好前景!对面房屋映入水面行成了特殊景观,真让人美伦美唤。水天合一,美景如画!
河上横跨两座玉带桥,桥体倒影,分不清那是桥体,那是河面。让人心儿陶醉,使人从梦幻中步入南方水城。悠然想起当然岳家军抗击金兵的传奇故事。真让游人留连往返,久久地回绕在梦幻之中……小桥、流水、人家。船在能在这样环境中乘船游览,别有一番风味,真是心旷神怡!感到不枉此行,值得一游。
(7)经季驸马亭
穿过溱湖圩,来到小溱湖,突见前方左侧出现一别致小亭,就是著名的驸马亭,2006年重建,亭高两层,四角重檐,琉璃金瓦,雅致壮观。四周石栏环抱,富有书卷之气,颇具皇家之风。西入口处的抱柱上,镌有一副“世家思圣德,故宅有经书”的对联。“驸马亭”的南边这个村庄叫湖北口,该村大多姓田。“驸马亭”是湖北村田姓村民为了纪念明朝崇桢年间藏书大师季振宜的先祖季驸马而建造的.
相传季附马因避兵乱来到溱潼镇湖北口,观这里是块凤脉风水宝地,庄南貌像凤首,南北向两条夹河似凤翅,北端沟叉、垛子像凤尾。凤象征着祥瑞。凤凰古时又名朱雀。朱为赤色,为火为阳。南边喜鹊湖水为阴。凤首和湖水相望,水火相济,阴阳平和。季附马从此改名换姓,隐匿藏身,在这里定居繁衍后代。五百多年岁月,果然人杰地灵,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出了不少秀才、举人和朝廷命官,还有著书立传留于后世的文人志士。湖北口一带的田姓都是当年季附马的后裔。
(8)过会船大桥
此桥为小溱湖会船活动沟通点将台和得胜楼而建,桥拱10座。每年会船从桥下鱼贯而出,站在桥上观赏煞是壮观。
(9)临溱洧关,登点将台
“溱洧关”位于小溱湖会船水道东岸,水关前面开阔的水面,是溱潼历年会船活动聚集区,也是溱潼会船之根的所在!“溱洧关”“点将台”匾额由著名古建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亲笔题写。
关的两侧上一副对联:
丽日高悬,鼓乐声中吟盛世
飞舟竞渡,溱潼水上听篙歌
横批:万舟竞发
点将台则是岳飞当年在此操练水师的地方。它由会船展馆和岳庙两部分组成,游客可以通过水陆两种通道进入参观。
溱洧二字在诗经《溱洧》中早有记载:“溱与洧,方涣涣兮”,溱、洧皆为水名,位于河南省,是当时郑国的两大河流,相传岳飞任通泰镇抚史时兵驻秦潼村,他看到这里水网密集,有两条河与他家乡溱洧河的地貌特征和水势流向十分相似,当时为了便于将士们在作战时容易掌握便将这两条河命名为溱水河和洧水河。
(10)观得胜楼
过了会船大桥,与点将台隔河而望的就是西侧得胜楼,得胜楼于2007年10月修建而成,为两层明代建筑。相传南宋(公元1131年),山东义民张荣、贾虎率队伍沿水路南下投奔时任泰州知州兼通泰镇抚使的岳飞将军,在小溱湖遇金兵激战,义民们熟悉水战且士气高昂,将金兵打得落花流水,杀获驸马葫芦巴等一万人,活捉主帅挞懒胞弟破辣叔等三百余人,逼迫挞懒率残部溃至淮河以北,从而收复了江淮失地,取得抗金重大胜利。岳飞在溱湖岳家军水寨岸边一小楼中宴请群雄,庆祝胜利。后来,溱潼民众将这个小楼叫做“得胜楼”。张荣等义士后来成为施耐庵创作小说《水浒传》中“阮氏三雄”和浪里白条张顺等水上英雄的原型而流芳百世。
(11)靠学士码头
缅储巏石像
对千古绝对
沿小溱湖继续前行50m,西侧就是著名的储巏广场,建成于2008年2月,由储巏塑像、学士牌坊、学士码头、接官亭等组成。
学士码头位于小溱湖西侧,与名噪一时的水云楼隔河相望,传说当年储巏就是从这里乘船去水云楼读书的,而接官亭是溱潼当地的的绅士为了怀念储巏重回水云楼而特地建造的。
码头前有一座冲天式牌坊,也叫学士牌坊。皆因明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储巏而建。码头广场前的石像,就是年轻时储巏的雕像。儒巾博袖,风采翩然,弱冠之年的储巏手不释卷,才华横溢,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虽家贫而昼夜苦学不辍”,先后获乡试第一、会试第一和殿试二甲进士第一,有着“神童”之誉。
学士牌坊一侧印刻的这个对联,上联是:一眼望三湖,湖南、湖西、湖北口。相传是储巏在溱潼水云楼读书脱口而出留下的,此后五百多年来无人对出下联,所以另一侧还是空白,留待后人应对下联。游人不妨驻足一对。
(12)上鹊仙岛,莅十大名楼,吟水云楼词,觅南楼读书;
继续向镇区泛舟400m,就来到鹊仙岛和水云楼了。
鹊仙岛一号地处溱潼古镇景区最核心的位置,南邻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北临溱潼古镇。自清朝康熙年间起,便享负“七星村”的美名。雕栏画栋,花窗剪影,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江南风情式的人文居住情怀,构筑一幅经典的中国式人居图,实现游客枕水而居的梦想。一座古城、一湖清水、一生优选。
溱潼镇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镇里有一棵唐代国槐,传说当年董永路遇七仙女就是这棵老槐树做的媒。几百年来,当地居民一直呵护敬重古槐树,年轻人订婚多喜欢在树上扣一圈红线,以求婚姻美满、早生儿郎。溱潼古镇至今完整保存着绿树禅寺、土地庙、鹊仙桥、缫丝井、辞郎河、董永庙等古迹,每一处古迹背后都有一段爱情故事。董永与七仙女相约的美丽鹊桥,如今也成为溱湖边上的特色一景,每逢气息情人节,相爱的男女会来到鹊仙桥上互诉衷情。
水云楼
水云楼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毁于抗战后期,原本是溱潼古寿圣寺的一幢藏经楼。它虽没有髙峙洞庭湖畔的岳阳楼那样气象万千,也没有俯瞰大江东去的黄鹤楼那样雄观壮美,但是它的周围有万顷琉璃,堆蓝砌绿,碧波荡漾,波撼云蒸,在曾经消息闭塞的苏北乡村,算是一方登临纵目的好去处。也曾被誉为中国十大名楼之一。明史部左侍郎储巏曾于水云楼上读书。清著名词人蒋鹿潭亦曾读书于此,他坎坷一生,因江南战乱,难以返乡,辗转漂泊,与妾黄婉君流寓水云楼长达10余年。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传世佳作《水云楼词集》,其中一首《满庭芳》形容了溱潼绝妙美景:后鹿潭先生为纪念在水云楼的一段生涯,遂将所著词集命名为《水云楼词》。
目前水云楼等五栋仿古建筑,也是在水云楼旧址上恢复老八景之一的南楼读书旧景,再现“登临纵目瞰三湖,帆影离迷戏水凫”的美景。
(13)逛潼里新街
沿着鹊仙岛向东再拐弯向左就是水上巴士的终 点站-潼里新街。这里是小溱湖入泰东河的通道。
潼里新街位于古街南侧,是水上巴士的上岸处。岸上是精心打造的商业街项目,肯德基、影院影院入驻。可去溱潼书画院欣赏本地书法家的作品。溱潼特色的文化的胜地,成为溱潼及周边地区居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14)坐双魁阁,赏东观归渔
东观归鱼为溱潼八景之一。“东观”是建于后晋时的一处道观,那时观前的一泓清流是鱼船依傍的港湾。如今这里是一座四廊水亭,名叫“观漁亭”,漁亭上方的“东观归漁”匾额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石任先生所题写的。
与“东观归漁”亭彼此响应的是“双魁阁”。这个“双魁阁”的故事可是名震四方,是为纪念清代的刘荣庆、刘国庆和当今的李德仁、李德毅、李德群两对兄弟各自创下的辉煌业绩而建。刘荣庆、刘国庆都是清代十分有名的武状元,传说刘荣庆还是“两仪拳”的祖师爷。在一次比武中,刘荣庆连败十位大内高手,无人能敌,乾隆皇帝大喜,盛赞其“天下神功”。而且刘氏家族名声十分显赫,元末明初时有大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刘伯温,“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从明到清喧赫乡里达五百年之久。当代李德仁、李德毅、李德群弟兄三人六院士,更是了不起,国家之栋梁之才。真是“古有三科两状元,今有弟兄六院士”。古今双魁是“溱潼古镇”最闪亮的明星。
(15)揽古镇胜景,享风味美食
溱潼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历经千年生生不息,被誉为“活着的千年古镇”。景点众多:宋代古山茶花、千年古槐、院士故居、麻石街巷......大家从水上巴士上来可静心移步换景,欣赏千年古镇的风,体味溱潼独特的美食。
溱潼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景色优美,民风淳朴。流传至今的溱潼八景东观归渔、南寺书楼、西院庭槐、北村禅院、板桥秋月、堤柳春莺、花影清泉、禅房修竹等。步入古镇可去东观归鱼、院士旧居、民俗风情馆、千年山茶、绿树禅院等揽胜,观归鱼盛景,赏山茶盛开,探院士之路,记李氏家训,奇国槐为媒,惊天仙新配,随处可见老镇区的风貌,小桥流水、深巷幽居、麻石铺街、老井当院等。行走古镇随处可品尝美食美味,干丝早茶,溱湖水产,八鲜美味,流连忘返。过去和现在的景致,相互映衬,古韵新风,相映成辉,独具一格的岛镇环境,以及很多名人遗迹,和历史留存,还有传统工艺,特色美食等等,无不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溱潼本地美食名闻遐迩。溱潼特色早茶有喜洋洋、庆松酒楼和福满楼三家,其中喜洋洋的荠菜烧卖、庆松的大煮干丝、福满楼的鱼汤面,都要来尝一尝。还有在茶花树对面特色的小饺子王奶奶家,让你找到家的味道。溱潼烧饼在邮局后面,溱潼烧饼店在溱潼中学附近,中午可以到溱潼商业街美食文化,溱潼百味馆,食为天,御宴楼。水乡人家,溱湖出水鱼鲜酒楼,老渔翁八鲜酒楼和溱潼湖畔酒楼 ,周菲溱湖八鲜,家乡特色的美味。让您溱潼美食文化。下午可以去溱潼药店门口有具有家乡特色的豆腐脑老爷爷的家,小巷子中美食文化。溱潼汽车站附近美食一条街。独特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在悠悠时光里邂逅古镇的人文,此时走进自然便是最好不过的事。溱潼古镇有5000年的悠远历史和两千年的文化底蕴,构成了里下河地区小镇的独特风貌。传统的建筑格局、特有的人文景观、淳朴的民俗风情,这里令人神往、令人流连。而溱潼古镇,地如其名,到处是水,因水的灵动而愈发秀美柔婉,古长江与淮河曾在此交汇入海,形成特有湿地生态环境;而地处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过渡区,吴越文化和楚汉文化的连接点,更使得此地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游人喻称此地“东方威尼斯”“苏中周庄”等。当代诗人石林盛赞道,“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江南”。来到这里就如同仙境,特有的江南水乡韵味尽显其中。春到溱潼,蓝天、碧水、绿岛,织就“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图画。
来源公众: 溱潼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