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云标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中国传统美德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物欲横流的社会把文化视为多余的解释,何能立国,何能兴国,这是摆在文化与野兽的较量,物质社会在丰盈,人的最基础的文化素养不能丢的一文不值,脱光了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可谈,不重视文化的最后结果就是醉生梦死,人浮于事,国的灵魂荡然无存……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有专业知识,但是缺少的就是文化的底蕴和文化的素质,包括家庭在内也是教育孩子丢掉文化崇尚物质生活,文化素养的提升不是单纯社会问题,家庭主体教育也是主导;很多家庭忽略了家庭教育为本,逆爱和不断满足物质生活,一味攀比,给孩子不断满足、不断以文化课分数为衡量孩子优秀为主流思想,德育培养和文化素质培训感觉没有用,这就是中国目前的弊病,中国艺术偏离生活方式,以低级趣味为娱乐为主,忽视未成年的年龄教育限制,国家兴旺发达没有文化底蕴的土壤文化道德就会绑架社会污染,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看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德育与素质教育为本,不能限制人的想像力,但是也不能以丑为美,有才无德也会毁了社会了最基本的为人之道,也会误导观念上错误为代价的社会一个毒瘤滋生,一个人如果笔墨丹青就会招惹很多歧视的眼光,甚至以讽刺的目光感觉你是一个怪人转世,中国的未来在那里?中国的希望与振兴在那里?这些社会怪的现象在吞噬人的理想与信念,文明在进步发展,但是母语的文化层次不能丢,中国的人为品质不能放弃,祖宗留下的也不一定有说服力,但是留下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激情,倡导者荣耀了故事,反思才是醒悟人生,一个民族丢掉了传统文化就是亡国丧失民族的风骨,但愿民族有发展,人民有信仰,国家有进步!
2020-6-24
初稿谭云标于夏至夜随笔/
谭云标,男,1971年出生,大学学历,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诗歌网认证诗人,世界华人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新华在线网(沈阳)事业部主编,在梦幻忬写人生, 在唯美里涟漪古往烟雨楼兰, 一水一思絮, 真爱里墨染溪澜温暖, 曾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古诗词等作品,并获得多项奖励。代表作品;《枫桥别恋》《又一个荷塘月色》《秋雨绵绵》经典散文作品;《铺了夕阳映雪寒》、入选世界华人网作品;《挽留我最后的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