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尘世在阴阳中沉浮

来源:新华在线网    作者:周凤森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16    
人生飞短,呼吸之间,大道至简,一理统天!古圣贤弃术修道,在日月俯仰中静观庭前花开花射,在游戏人生中目送天际云卷云舒。天文自然与人文社会似乎无二无别,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似乎合于一律,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尘世之道不过在阴阳道间自然沉浮罢了。那么如何掌控自己的生命轨迹呢?我们试想波浪在前进时有个特点,其浪峰的高度与浪谷的深度长短相同且交替互换!我们扩而大之如声波、电波、光波包括我们的生命波亦复如是!在太极图中我们要懂得一个规律,即其阴阳之和永远突破不了太极圆限,而最和谐的状态就是阴阳平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个规律可以推及任何事物包括当今科学家已有共识但尚难探索的暗物质组成的多维次世界!

太极阴阳之理贯穿小至微尘大至宇宙的所有事物之中,人类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亦形成了文明太极,一个相对理想的国度应当是物质富足同时文化亦丰富多彩!在太极世界中有形物质属于阴性,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时会导致社会阴性气凝因素增加,如果不同步加强无形阳性之文化建设的同步,则阴性拜物主义必然挤占阳性道德自律的生存空间,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会产生相背而行之势。这就是为什么在不重视文化建设的国度中经济越发达、物质越丰富则道德越滑坡、文化被边缘的主要原因,此乃皆是阴阳失衡所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阴阳平衡大道!

反顾畴昔,中国古人深谙此理!几千年来传统美德中“重农抑商,重义轻利,重文轻武,重德轻财”自有它太极道理贯彻其中即重阳轻阴,因为阳具备创造性可以穿越时空,阴具备收缩性,仅仅为某个时代所用。近百年来世界轻文化重知识、轻道德重技术、轻自律重法律已经打破阴阳平衡,我们若站在“形而下”角度看,社会好似进步,但若从“形而上”大观天下,则是阴阳平衡迅速打破且短期难以修补!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之措施,当今世界大都采用法家之术来实施法治,即以术制术,很少有国家提及用人伦道德达到自律,以道御术。《道德经》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古时礼法并用,礼为社会生活规范,法为国家强制规范,所以失礼而后法!乃至西方达尔文主义的丛林竞争法则中“强权就是公理”也在社会流行!用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通过立法强行变成人类社会的生存准则,也许从规范财产所有权上讲似乎是进步,但从精神失衡上讲是无限退化,百年前我们的很多领土就是通过“法治”精神被列强“合法合规”瓜分掉的,至今还有约四百万平方公里难以收回。  
  在太极的阴阳之中,财富贵族与精神贵族你将选择什么?凡夫俗子会选择眼前利益以满足欲望,而佛祖、老子、孔子等圣贤人物则视名利为流水浮云,自然选择精神修练!其实宇宙间是一团混沌清浊之气泾渭分明,清气升而为“空”为阳,浊气凝而为“形”为阴,圣者悟空修道,凡夫逐欲向形。
  君若明了阴阳之道后便在一切事项运作中思想游刅有余,我们遵循阴阳规律若实行以道治国的方略,社会自然而然犹如天地万物蓬勃发展。道法自然而德则是道的产物,德是一种利国为民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是维护民间秩序自行调节的最佳手段,因为道德自律与社会习惯会让人民承受管理上极低成本。大道至简!简单的才是恒久的,大起必有大落,平平淡淡的才是真正的道理!物不用则废,道不用则退!我们在以法治国的同时是否也将道德礼义搬出来去添补下法治管理的空白,减少些悖道之事、无德之事、非礼之事、不义之事,再次让太极阴阳定律在尘世失衡中发挥补充作用,不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智慧选择吗?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命运杂谈

下一篇:诗晴歌雨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