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北人的童年吃趣

来源:新华在线网    作者:爱上余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2-20    

或许,只有迷路,才能跑个不停。我不希望你们同我一样,但我知道事实总是不尽人意。所以,路上等你,一起同行,去相遇美好

和群友们聊天忆起童年,想起了许多趣事,尤其是关于各种吃的点滴。

有友说小时候吃烤麻雀最香,这让我想起我吃过的那些。

夜黑风高的北方村庄夜晚,三五个小伙伴兴致浓浓地拿着一头绑有化肥袋子的长竿,在几米高的柴火垛上用手电筒照麻雀,它一动不动之后会猛然飞出被“罩”住。

在屋檐下也是这种操作。

都说只有冬天才可以吃麻雀,是说北方的冬天白雪皑皑,没有虫子。麻雀一个冬天都在偷吃粮食,肚子才干净可以吃。

捉到后放在炉坑里烤,那香味没得说,两个字——绝了。在这不多说,多说流口水。

小时候没少在炉坑里烧东西,把土豆或地瓜用报纸包好,把鸡蛋用报纸包好,然后埋进火堆烧熟了吃,就是比其他方式弄熟的好吃,尤其是鸡蛋。

新鲜的玉米也可以烧,可以连皮,也可以剥去外皮。现在想想这样吃很不健康,烧焦的地方很多,但是那味道是一直想念的。

儿时的美食吃的最多的就是粘豆包,在春节前的北方人家都会蒸上很多,然后放在仓房里冻着。

每个冬季的到来,每个小孩子都会隔三岔五的啃上几个,可以说它是我们那个孩童时代最贴心的食物,甚至也可以说是大人的。

不管是在屋子里,还是在天寒地冻的屋外,都是停止不了的啃。当啃到豆馅的时候,少许甜味出现的时候,就会觉得幸福不过如此,幸福如此简单。

冬季里还有四爷做的麦芽糖可以享用,它不同于现在麦芽糖。爷爷七兄弟,未曾见过亲爷,四爷成了最亲的爷爷。

四爷自己会做“麦芽糖”,他以小米为原材料,做出来的“麦芽糖”不但颜色漂亮,口感也不同于现在市面上卖的,不会太粘牙,米香味醇厚。

当然贴心的食物还有爆米花,只是不能经常吃得到,要等村子里来人“嘣”才行。

可以带上自己家的玉米,给加工费就成,也可以直接买人家的。

但是最怀念的还是妈妈在上学前准备的早餐——鸡蛋糖水。将一个生鸡蛋打在碗里搅散,放点白糖,开水一冲,稍凉即喝。

其次怀念的就是农家婚宴宴席,尤其宴席中有一道混汤,是喝不够的。

印象中最香的是妈妈炸的小鱼。

和弟弟在小溪里抓白色亮晶晶的小鱼,那岁月此生难忘。

小鱼拿到家里,妈妈收拾干净后敷上一层面粉,里边放点盐后那么一炸,就成了绝对的美食。

童年也不知道什么是残忍,可以目睹杀猪、杀牛、杀鸡鸭鹅狗,有肉吃的日子,开心总是会多很多。

可以亲手割下青蛙的两只腿,穿起来烤着吃。现在却连一只鸡都不会杀,下不去手。

找根长点的木棍,找根自行车的圈条,把圈条两头磨尖,一头扎进木棍,一头用来扎青蛙。

也不知道听哪个大人说的——蜻蜓的肉可以吃,就试着吃了两次蜻蜓的胸脯,没什么香味,就不在吃了。

也试图吃蝗虫的胸脯,由于胸小嘴巴大未能入口而告终。

在北方的田地里会长一种叫“大脑瓜儿”的东西,有些地方也叫小根菜。

挖出来小的如小拇指肚般,大的如大拇指肚,洗干净沾酱吃有些许的辣味,很容易下饭。

有“大脑瓜儿”吃的日子也会有婆婆丁吃,就是老了上面长蒲公英的绿叶。吃起来有些苦,但是一旦采到也是有多少吃多少,不会剩下。

还有一种酸溜溜的菜,也是这个时候才有,可以揪下叶子直接吃。

细数儿时在田里待的时间远远多于家里,如果不算睡觉的时间。

在田里烤过黄豆夹,嚼过玉米杆,到处找悠悠 (幽幽)。

紫黑色的悠悠又叫天天和黑黑,跟黄豆粒般大小,找到一株后就能吃上百八十粒,甜甜的不会腻口,发现多少消灭多少。

在田里等待卖冰棍人的路过是最期待的。

当听见远处路上有人喊:“卖冰棍喽,卖冰棍喽...”手上的活就再也不想干,吃上一根五分钱的冰棍后就更不想干了,一心想吃第二个。

儿时的趣事多,儿时吃什么都放心,长大了烦心事多,吃什么都不放心。

无意间地忆起童年,可以说童年是无畏的,也是无知的。

即便如此,童年仍是一颗最璀璨的宝石,如果人生宛若一条缀满珠宝的项链的话。

蓦然回首,童年的一切好与不好都变成了美好。回忆虽有淡淡忧伤,可也是暖暖的。

记住了这些吃,也就记住那最好的岁月,无论前程多迷茫多坎坷,总是能笑着应对,因为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