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育人初心 践行责任担当
——记东明县第三实验小学吴松浩老师
文/吴胜雷
吴松浩是东明县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四班的班主任,也是该校的一名数学老师。在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初期,他创新教学模式,第一时间启动了钉钉在线课堂。疫情反反复复,停课不停学,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了网上授课新模式,义务给学生们上网课,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成绩,得到了很多人的一致好评。
创新模式开启线上教学
吴松浩还是学校信息中心的副主任,负责学校的一体机的维修、维护、教师的2.0培训等信息化工作,对网络、信息、新媒体较为熟悉,也曾带领学校创客团队获得过山东省创客大赛一等奖。
吴松浩利用专业优势,敢于创新,为避免因为疫情耽误孩子们的学业,他开启了线上的义务教学。充分利用晚上、周末、寒暑假的时间,放弃休息,为学生们直播新课知识点、重点题型与拔高题等。
尤其是假期期间,每周线上课堂就能达到二、三次,没有因为疫情耽误孩子们的学习、也没有因为假期中断对学生们的培养。在他的不断努力下,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稳定,在全年级12个班级的成绩评比中已连续两次获得第一的好成绩。他敢于创新、放弃休息,一直以来坚持义务给学生上网课的事迹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后来,有一段时间疫情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学校全面启动线上教学,他更是将操作技术、方法无偿教给了同事们。
“长期、无私给孩子们上网课,不断提升学生的成绩,这种奉献精神让人感动。后来,因为疫情影响,学校有一段时间停课,组织开展了全校范围的线上教学,吴松浩老师对技术比较熟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无私给同事们进行培训,解决大家的技术难题,让老师们很快熟悉了线上教学流程,各班顺利开启了直播与多媒体教学,进而提升了全校的成绩”,校长程石军介绍说。
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在班级教学上,吴松浩的上课方式生动有趣,教学语言幽默,让学生们没有压力感,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下就能学到很多知识点。同时,他还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所教班级有一名基础差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平时也不太跟同学们交流,家长因为工作繁忙顾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还曾经休学了一段时间。
吴松浩了解到情况后,经常性地找他交流,谈心,分析查找原因,不断给予他鼓励,给他讲道理,讲故事,与他交朋友,为他解决思想压力与包袱,慢慢地走进了他的内心,逐渐打开了他的心扉。这名学生的思想慢慢发生转变,逐步跟同学们进行交往,也变得积极了、开朗了。成绩从不及格提到了如今的中上等,孩子的变化让家长看到眼里,倍受感动。
每次考试之后,每当班级考出了好成绩,吴松浩就会“请孩子们的客”。他自费买来蛋挞等,发放到孩子们的手中,请大家一起吃。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却受到了孩子们都喜欢与欢迎。
如今,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执行,学生们的课堂压力明显减轻,平时需要做的题少了,吴松浩就开始策划“徒步行”的活动。周末,在水岸鑫城北边公园内进行5公里的徒步活动,学生们可自由报名参加,但对于体型胖的学生,为了进一步强健他们的体质,他要求这些孩子必须参加。如今,徒步走活动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每个周日的上午,二十多人的队伍在吴松浩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成为万福河畔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教育能力非常强,爱岗敬业,对学生们关爱备至,与孩子们能打成一片,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学校办公室主任杜振宇这样评价他。
如今,每逢教师节等节日,办公桌上经常会有学生悄悄送来的贺卡,那些暖人的祝福语常让他感到感动。这让他觉得很欣慰,也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
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
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吴松浩还负责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因此,这让他的日常变得更加忙碌。
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关系到全校师生的安全。他首先做好校园出入口的管理、加强了体温监测、信息登记等工作,斩断病毒进入学校的途径。另外还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培训与持续开展校园与教学楼的消毒工作。
很多时候,他都是亲自穿上防护服,默默地背上喷雾器出现在学校校园里的各个角落。
因为疫情防控方法措施得当,学校后来策划开展了一场全县的疫情防控演练活动,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取得了良好得宣传与引领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加上学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吴松浩选择留在了东明过年。虽然老家在菏泽市牡丹区,离学校只有35公里,但他并没有选择回去。
父亲双侧股骨头坏死,还患有心脏病,无法进行置换股骨头的手术,所以,他如今行走不便,干不了重活,体内还安放了两个支架,身体状况并不太乐观。
于是,他给父亲通了一个电话,了解家里的近况,嘱咐他保重好身体。平时不能常回去看望他,就连过年也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让吴松浩觉得愧疚不已。
这就是吴松浩老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参加工作的这些年,他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坚守着、奉献着,用汗水浇灌着幼苗茁壮成长,践行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