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来源:搜狐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2-20    

爱心点燃希望 坚守创造奇迹

2019年5月18日国际六一儿童节前夕,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向着明天”暨庆祝少先队成立70周年“六一”大型晚会》在北京东亿国际传媒演播大厅隆重录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800余人观看了这场晚会。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晚会以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70周年为主题,采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弘扬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光荣传统,同时汇聚善的力量,组织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共同助力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公益事业,为孩子们献上一个别具一格、欢乐绚丽的六一儿童节晚会。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当天下午3点钟晚会开始进行录制,本台晚会是由中国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金龟子主持的。晚会分为励志、孝道、追梦三个篇章进行。参赛的每个选手都身怀绝技、跃跃欲试,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凌云壮志。然而,最出人意料的是在励志篇章的决赛比赛中,陈俊良这样一个残疾孩子的架子鼓独奏表演《相信自己》,一亮相就获得了满堂彩。尽管参赛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健康人,而陈俊良却有智力残疾。但是陈俊良在关键时刻超常发挥,他用最具实力的表演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令人赞不绝口。并且陈俊良成为了整台晚会中唯一的架子鼓独奏表演者,由于其它的节目都是集体表演的,因此这个英俊魁梧的小伙子陈俊良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整台晚会气氛热烈、场面震撼。当陈俊良独奏表演架子鼓《相信自己》时,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晚会现场灯光璀璨、绚丽多彩,陈俊良的胳膊、腿、以及全身,都有力而极速的搏击着,架子鼓发出的强有力的节奏和鼓点声让人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谈到陈俊良的成才历程,他的父母感慨万千:“进入音乐世界的途径很多,儿童学习音乐最好先从打击乐学起,因为打击乐能够最直接的满足孩子制造声响的欲望,为想学乐器的孩子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架子鼓的敲敲打打,能让音乐的美丽一触即发,这正是打击乐的神奇所在”。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陈俊良的父母回忆说:2001年1月17日是一个特别而不同寻常的日子,陈俊良这个鲜活可爱的小生命在他母亲经历了20个小时的痛苦分娩后降生了。

当时医生特别冷静的说俊良得了非常严重的先心病———大动脉转位,伴随房缺、室缺、肺动脉高压,发病率只有几万分之一,非常罕见。医生还建议俊良的父母放弃吧,说这孩子是治不好的。”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宛如晴天霹雳一般,俊良的父母痛不欲生,辗转难眠。

但是,俊良的父母有知识、有文化、有爱心、有信心、有责任、有担当,他们决定力挽狂澜,甚至倾其所有也要救救孩子。而且医生说孩子的心率是不可能恢复了,必须要安装永久性起搏器。就这样,俊良和他的父母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终于跨越了一道道难关。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现如今,俊良已在父母、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怀和悉心栽培中成才了。他经常在中央电视台的向幸福出发、大王小王、幸福账单等栏目中崭露头角,还多次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并荣获金奖,俊良还参加了几十场公益演出来奉献爱心,受到了社会各届人士的高度关注。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苦难磨练意志 拼搏书写神话

为了让俊良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2012年他的父母决定给孩子转入特殊的学校。幸运的是在那里俊良遇见了负责音乐康复训练的张老师。应学校邀请去听张老师的一节家长开放课,俊良的母亲发现从事特教工作三十年的张老师,特别有爱心,而且训练特别有方法。通过踏步训练孩子四肢协调能力,编写系列小儿歌能让俊良感受到韵律节奏。俊良的父母当下就决定把孩子交给他,还报了张老师的个训课。因为孩子平时特别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总是开心地随着音乐舞动身体,当时就想让张老师培养孩子的一项兴趣爱好,至于学什么乐器也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要求,孩子开心最重要。因为有另外几个孩子正在跟着张老师学习架子鼓,也许是耳濡目染吧,俊良也想学习架子鼓。于是,俊良的爸爸特意给他买了电鼓,他每天上学回来都坚持在家练习,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上帝关了俊良的一扇门,却给他留了一扇窗。张老师的口传心授让俊良开始爱上了架子鼓。虽然他在很多方面比同龄的孩子差很多,特别是俊良对数字的概念很模糊,理解能力薄弱。但是俊良立志做一名鼓手的愿望比任何孩子都要强烈。

每次开始的时候,俊良跟着音乐随便打都很喜欢也很开心。后来俊良的父母为他请了专业的老师,开始教他识谱,按规范要求严格训练。确实有难度,俊良父母的压力也很大,孩子接受能力非常有限,有很强的为难情绪。为了让他既不丢掉兴趣,又能向专业鼓手迈进,为此俊良的爸爸特意报了班,白天上班晚上去学习架子鼓。俊良的爸爸自己学会后回来再像蚂蚁啃骨头一样耐心的教他,为了提高个人演奏技巧,俊良的爸爸每天下班后都要陪他刻苦的练习基本功,上百次、上千次的重复基本节奏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常孩子尚且如此,对于俊良来说他的父母相信勤能补拙,经过更多的努力和刻苦训练,孩子一样可以作出成绩。2016年,俊良荣获第五届FUNK杯全国鼓手大赛最佳风采奖;2017年,俊良在第十届《中国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才艺展示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特金奖”;2018年,俊良荣获全国残障少年儿童艺术大赛特别奖。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另外,生活中的俊良特别善良,心眼特别软。他在学校里经常主动帮助老师和同学,每次看到同学受委屈,他比别人哭得还伤心,经常主动陪伴安慰。

记得在一次参加完个训的午餐时间里,俊良看到几个老师正在教孩子吞咽吃饭,他以为是在欺负人,就一边哭喊着一边跑过去,使劲儿的拉着老师的衣服说:“你们不可以这么欺负人”,他哭得特别伤心,连午饭都没吃。

俊良平时乐于助人,在家里是妈妈的小帮手。每次回姥姥、姥爷家,带姥爷去洗澡、理发、刮胡子、剪指甲已经是俊良例行的义务。姥爷脑梗腿脚不好,走路困难,每次外出他都是姥爷的小拐棍,耐心的教姥爷迈腿。俊良更是奶奶的开心果,每次放假他都会催着爸爸、妈妈把奶奶接来,陪奶奶聊天、看电视,逗奶奶开心。俊良就是这样一个特别孝顺的孩子,他把在按摩学校学来的十八般武艺都派上了用场。百善孝为先,他经常挤出宝贵的时间来给两鬓斑白、行动不便的奶奶和姥姥做按摩、捶后背、修趾甲等。

陈俊良的父亲陈其龙,曾经以大爱的情怀,大胆开拓的睿智身体力行,为智障艺术团的团员和每一个忧患家庭带去了温暖和希望,同时也为国家的社会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陈俊良的父亲陈其龙说:“智障,即使在残疾人中也是最弱势的群体。对孩子们来说,我是朋友、亲人,我要帮助他们重塑生活和信心。培养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让他们残而不废、自强自立,获得与健康人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理解和接纳。我们要做的是挖掘和发挥他们的特长,转化成具有价值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

汗水铸就辉煌 梦想托举未来

俊良妈妈的一番话格外的令人感动她说:“因为俊良需要终生依赖起搏器才能生存,所以我们的感悟是,俊良能够活下来不容易。而且他能够快乐的活着,我们为他感到骄傲。俊良打架子鼓时,一个小节就要练两三天。他练的时候经常哭,我对他说哭没有用,勤能补拙,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成功。所以,俊良每次都是哭着练习。但是,当俊良每次站在舞台上的时候,他的那种快乐和自信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动。我觉得他就像上天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让我们去更多地感悟人生、感悟生命。希望将来有一天医学技术发展了,能够彻底的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有努力才能创造未来。先天性心脏病对于俊良来说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有父母的爱、老师的爱以及社会的爱陪伴着他,才让他有了今天能够绽放光彩的人生大舞台。”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陈俊良:用生命打鼓的奇迹男孩

 

所以,我们想通过俊良的成长故事,告诉更多和我们有同样命运的孩子和家长们,不要轻易放弃,父母的爱与坚持可以创造一切的奇迹。早日发现孩子的潜能,努力学会并掌握一项技能,同样可以活得有价值、有尊严,同样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陈俊良一定能战胜自己,一定能锤炼自己,一定能升华自己,一定能放飞梦想。无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陈俊良都能逐梦前行”!(梅雪)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