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起新疆,大凡人们的印象是丰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瓜果飘香、风光绮丽;如果说起山东泰安大凡人们的印象是那名扬中外的泰山和豪爽直率、热情善良的气质;如果说起军人,大凡人们的印象是威武英勇、牺牲奉献的高尚品质和坚毅挺拔的军风军貌;如果说起有一技之长的中医时,大凡人们的印象是稳健睿智的气度。尤其是一个女性身上的话,这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个人,有!她就是——中医人王延。
一、延:家世传
延字,做名的话,男女可用,只是用在女孩身上时仿佛又多了几分期许的含义。1953年6月,王延从小出生在祖国大西北新疆石河子的一户军人家庭,他还是一位祖籍山西、有中医术的后世传人。工作、看病,是王延从小就常见的家里父辈生活的情形。
也许是家庭的严谨氛围和打小养成的自律品格,从上小学开始,努力要强、积极向上的王延就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一年级戴上红领巾,三年级当上大队长,小学阶段一直是班长,总是走在队伍的前头。12岁,她来到新疆的部队当上一名小兵,年纪虽小但本事不小,因着家传中医技能的禀赋,常会有那些在训练中拧了肩膀、扭伤脚踝的战士来找她帮忙处置,“特别是崴脚和双腿受些伤的比较多”,在军营里小有口碑。
二、延:医者情
从少年起,在中医世家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王延,就凭着一副不多见的“小神爪”,为许多的人恢复健康。用她的话说“那个时候给大家治好病这样的事太多了,可开心了。当时从乌鲁木齐坐车到北京,到陕西、山西,到上海,光是在这54次绿皮列车上,我就救了好多人,头疼的,眼疼的,腰腿疼的,经常打呼噜的,哪里疼我就用家传的手法治哪里。火车上那么多人,大家就从山南海北的给我带了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里,这很对半大孩子的心思。”这些青春岁月的经历让王延感受到了作为医生的魅力和责任。
当然,除了好吃的,“当面给我钱,我是从来分文不收的因为家教很严。”在王延看来,小的时候就觉得治好病以后,人家千恩万谢,那些疼痛了一年半载的病人,自己去看一看,用上手法,一两个小时,最长的时间就是两三个小时,人就好好的了这多好啊。父亲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丫头,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一路走来,在王延心里从小的她知道一定要给爸爸妈妈增光、长脸、争气;长大了,父母的叮嘱变成了自己的人生座右铭。技术精湛,品德高尚——这是古往今来,人们对医生两个最基本品质的终极标准。对于立志从医的王延也不例外,她在青春与岁月的冲刷中,一点一滴地研习中医技艺。1969年2月,王延患上了风湿病,一场疾病把医院也变成了她继续学习医学知识的课堂。在新疆的医院住了三个多月,给我治病的是一位当地颇有名气的医生,我叫他叔叔,他和爸爸是至交。他说我是任何人不教的,也不收徒弟的,但是他跟我爸爸讲,老王你这个丫头我收下了,是给我做女儿,还是跟我学医,你们选。就这样,我住了三个多月的医院,叔叔他教了我三个多月。打那以后的四五年里,我一直就跟着叔叔学习,包括细胞学的知识也是他教授的。他不仅教我技艺,还教我如何做人,告诉我医生要把病人当做家人,当做亲人一样去关心,专心研究技术,精心解除他们的痛苦。他老人家已经去世20多年了,现在讲起来都是历历在目。能有这样的前辈引路,我是幸运的”。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健康观念,传统中医讲究一病一验,一法一验,面对现代社会各种病症的复杂多样,也需要它的应对变得更为灵活和实用,更容易被现代人所认同。因此,王延在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中总结出对病人的忠告:不要轻易做手术......
三、延:济世心
无论是医技还是医德,无论是父辈还是王延,每一代杏林耕耘者都有强烈的愿望去仔细了解自己热衷的中医学,他们一直孜孜不倦地试图破解中医的密码,希望让这门古老而现代的传统医学继续呵护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虽然王延年已六旬之多,但与人们印象中传统老中医最大的不同是,她除了在家里用中医技艺去影响自己的女儿和孙子以外,选择了更直接、更现代、更接近需要的的传承方式——开办空中课堂。从2015年起,随着中国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成熟和普及,王延敏锐地发现,这是一种能够快速提高中医技艺传承与传播的方式,“更是一个中医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中心”。于是她大胆着手,以特有的爽快、睿智,在2015年至今年的鼎盛时期,参与学习和关注课堂内容的每个班(群)顶格人数500人,总是满员,每期(共四个班群)总人数能达到2000人左右,拥有遍布大江南北的助理17人。在网络天地里的经历让王延的思路更开阔、体会更深“从那以后慢慢的就我觉得这成长的路走了那么多年,从事50多年的中医了,这几年才真真正正觉得是找到大部队了,有这样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平台,大家可以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循序渐进,进步很快。在这里学习和提高,这也是一座帮助有志之人通往中医梦想的桥梁。”
生命以痛吻我,让我报之以歌。如今的王延,闯过身躯遭受重创的劫难,依然勤奋地活跃在她那空中课堂的讲授中,尤其是今年的疫情期间,更加凸显了这种传承学习和交流方式的实用性与前瞻性。她依然奔波在天南地北患者们的需要中,她也同样坚守在自己中医梦想的奋斗里,这个把“延”字嵌入姓名的奇女子,还将一直延续着属于她的生命奇迹,向人世间散发着深厚的关爱和温暖,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