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始终以“安全无死角”为标准进行车型产品开发,e平台3.0是比亚迪对智能安全驾驶能力的再一次赋能。e平台3.0能够轻松将路面感知能力和视觉感知能力有机融合,打破过往的算法局限。在安全的前提下,从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车控操作系统BYD OS以及积累的闭环生态能力输出稳定可靠的底层能力,提升智能驾驶体验。与此同时,e平台3.0预留了各类自动驾驶的硬件接口,可灵活配置全球最顶尖的自动驾驶方案,定制个性化出行体验。
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基于车用场景的操作系统BYD OS,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搭配全新的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完全解耦、支持高级别驾驶开发的核心能力,功能迭代周期缩短70%;可实现应用程序的跨硬件的即插即用,软件跨平台通用,高效OTA使智能电动汽车持续进化,常用常新。
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是比亚迪独立自主开发,全球首款量产的纯电动力系统总成。总成集成了驱动总成(电机和变速器)、电机控制器、PDU(电源分配单元)、DC-DC、OBC、VCU、BMS。通过功能模块的系统高度集成,达到提高空间利用率、减轻重量等目的,具备高度集成、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特点。高度集成化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电机峰值功率270kW,峰值扭矩360N•m,最大转速可实现16000r/min,但系统噪音低于76dB。功率密度可提升20%,综合工况效率高达89%。未来,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将支持车辆实现0-100km/h加速时间2.9秒。
比亚迪自主设计制造的发卡式扁线电机,具备低损耗、高效率、高散热性能的优质特点。扁线电机的材质是超薄高性能硅钢片,突破了绕线的行业难题,槽满率提升15%。线包减短,用铜量减少11%,电阻下降22%。通过优化磁路设计降低电机铁损,散热性能大幅提升,电机额定功率提升40%,最高效率可达97.5%。
e平台3.0攻克了高功率密度SiC芯片可靠封装的难题,并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款量产的SiC功率模块控制器,实现SiC功率模块完全自主设计、封装和制造,具备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与传统IGBT控制器相比,SiC电控开关损耗降低70%以上,最高效率达99.7%;SiC电控的峰值功率可达230kW以上,功率密度提升近3倍。同时,SiC使用了高性能氮化硅AMB板和全新的银膏烧结工艺,并集成了高灵敏NTC传感器,使得e平台3.0的SiC功率模块和控制器水平在世界遥遥领先。
高电压是未来大功率充电的主流技术路线,但目前行业普遍都是低压充电桩,性能受限。在e平台3.0,比亚迪创新复用驱动系统功率器件组成升压充电拓扑,研发出电驱升压充电技术,使高电压车型充分发挥其快充性能,一举攻克高电压车型充电的难题,同时充分利用国标电流上限,实现宽域恒功率充电,e平台可实现充电15min,续航300km的充电性能。且完全兼容当前所有公共充电桩,这是当下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解决方案。
与燃油车相比,纯电动车由于没有发动机本身冷却系携带的大量热量,所以需要消耗大量电池能量来维持乘员舱采暖及电池温度,导致冬季续航里程衰减。为解决热泵低温下性能差的痛点,全新e平台3.0,首创驱动总成充电和驱动工况主动产热的黑科技。e平台3.0热泵系统具有11种工作模式,包括单电池加热模式、单乘员舱采暖模式、乘员舱采暖+电池加热模式、单电池冷却模式、单乘员舱制冷模式、乘员舱制冷+电池冷却模式、乘员舱采暖除湿、乘员舱采暖除湿+电池加热、乘员舱采暖除湿+电池冷却、乘员舱制冷+电池加热模式、乘员舱加热+电池冷却模式,覆盖用户所有采暖制冷使用场景。
比亚迪始终践行安全是一辆电动车最大的豪华,e平台3.0颠覆性的将动力电池作为传力路径的一环。至此电动车的传力路径彻底变革,使得在燃油车时代很难达到的车身强度,得以在电动车上轻松实现。标配刀片电池,协同刀片电池类蜂窝铝结构,不仅可以消除电动汽车静态自燃,更在整车碰撞工况中,带来超越燃油车的安全性能。
e平台3.0作为下一代纯电平台的技术标杆,着重聚焦车身安全性从底层优化,开创性提出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实现了40000+N·m/°的高扭转刚度,大幅提升整车动态响应,赋能操控性能;同时作为车身的一部分参与传力和吸能,实现整车安全性能的大幅提升,让e平台3.0具备全球超五星安全的能力。
CTB技术在“蜂窝“中找到灵感,结合刀片电池独有的长方体结构和超级强度,衍生出“类蜂窝铝”结构,带来电池成组技术里程碑式的革新,通过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二为一形成完整体,并取消传统的车身地板设计,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CTB技术将底盘与电池高度集成,为智能底盘技术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高阶智能驾驶提供可能。
CTB技术采用车身地板纯平设计,宽体电池包两侧直接装配在门槛梁上;采用贯通式闭口直梁进行Y向传力,并与电池包中间有效连接,极大提升侧碰能量传递和车身结构的稳定性。扭转刚度数与整车操控性和舒适性成正比,扭转刚度越大,在弯道行驶时,整车后轴跟随越快,甩尾越小,车辆操控性越好;扭转刚度越大,在过减速带时,产生的形变越小,车辆舒适性越好。
海豹车型麋鹿测试通过车速达83.5km/h,单移线测试通过车速133km/h,最大横向稳定加速度1.05g,同时借助车身结构的优化带来了更高的轻量化系数,达到行业钢车身顶级水平,比肩钢铝车身。
以往的电动汽车,存在诸多问题,安全因素尤为突出。而比亚迪矢志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又快又好发展,e平台3.0致力于孵化让用户可以“闭眼买、放心开”的智能电动车,高效合理的空间、能耗、数字资源的利用,软硬件的可升级性,多维度的安全性能,让消费者可以闭眼就能选择到优秀的电动车。同时,e平台3.0旨在为行业提供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基础解决方案,成为“下一代电动车的摇篮”,技术全面向行业开放共享,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