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寸草童子声
跪乳恩源反哺行
莫道此生贵与贱
蹒跚学步出怀中
春去秋来山水程
潮起潮落日月明
往事如履霜满地
漫步风雨漫步晴
天之阴晴,人之圆缺,亦如梦幻,亦如沉浮,身陷荒漠之远,心有绿洲在前,跋涉幽谷之底,路则通向峰巅。人生是一个从生至死的过程,处处都有顺境、险境、困境甚至绝境。人只要活着,都会经历劣境、困境、逆境乃至绝境!无一例外!这是宇宙自然为万物升华设立的必经之路!但每每于此,有人会一蹶不振,待时身亡,无可奈何地发出回光返照前的“天要灭我我奈何”的悲鸣;有人却险中觅道,或临危受命而起死回生,或以智求存,或化险为夷,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黑暗之中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晨曦之光。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虽言道法自然,但世事无常往往波澜起伏。统观易经八卦,见之在乾坤之后设有屯卦,阐明万象万物从无到有之困难重重险象环生,而在六十四卦末端设有未济之卦,论证万物既济成就之后便复进入开始,在艰难曲折中周而复始是宇宙所有生命轮回之规律。挫折、困难、危险、困境甚至绝境,是宇宙自然的常态,也是人类生活的常态,如同我们所遇所感的顺利、平安、通达、喜悦甚至幸福一样,人生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自古难全。
朱熹曰:“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仁义礼智之性矣。”文化之能就是除其习性,求索本性,觅源人初本性之善,这就是文化的功用。大千世界,邈邈互感,世界文化之顶层设计无不与事物命运息息相关,其中命与宇宙本体相系,用以揭示事物之源根,而运与万物活动规律相系,揭示宇宙之法则。然而宇宙变化皆循规蹈矩,故生无绝境,行非坦途,自然而然发生着一切,生命过程中之绝境,其实都是“唯人自招”的内心世界反映。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 东方也有句同理名言叫做“天无绝人之路”。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会认可这样的道理,即人生只有困境没有绝境,只有曲折没有阻绝,只有我自放弃,没有天命不公!世界上,也只有面临生死抉择时,才可称之“绝境”,而更多的时候,是你所认为的身陷绝境,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那扇为你打开的窗户。
水至绝境是飞瀑,人破绝境是重生。几乎世界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在告诉我们一种生命合理存在的缘由及其意义,人应该为什么活着,而不是仅仅明了怎样活着。宇宙本无天堂,本无地狱,本无人间,实为自心幻化于外境界显现,上帝是谁?就是我们自己!魔鬼是谁?也是我们自己!宇宙奇妙,无所不能,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圣经》若言上帝创造万物,不如道法自然万物心生!不如天人合一万物道生!万缘相汇无不出一心。所以天堂、地狱、净土、人间之门同时对所有众生开放。“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这就是对正负欲念于尘世沉浮的天地呈现。
人只有在困境甚至绝境中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修炼自己,升华自己。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扇窗口是通向人间,上帝的恩典和毁灭都藏在一处一处的苦难与安乐之中。 “故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宫刑才有弘作《史记》。”是故孟子又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所以在我们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时,应把困境、绝境看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精神财富,它犹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悬挂于美丽的水帘洞前。
《中庸》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以之来表达乐天由命的状态。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有人强调天命可塑,有人强调自然可征,然而鱼鳖如何改造命运也飞不向蓝天,地球如何改造命运也摆脱不了太阳系的引力。其实一种生命是否完美,不在于生命本身而在于我们对生命的认知态度。人也许绝地回生而化险为夷,但若当生命画上句号时,也要带着尊严沿着上帝打开的那扇窗户飞向天堂。因此,从这层意义上讲,生命无其绝境,亦无其顺境,宇宙守恒,无垢无净,无生无死,大千世界不过是从此现象到彼现象无穷无尽的转化而已! 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冥冥之中有种力量推动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滚滚向前,向生而死,向死而生,犹如野火之后的离离之草,逢秋则枯,逢春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