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隐,非道家达到至道境界的见独,或见道。记得老楚同志曾写过一篇《见独》的随笔,现在,偶尔百而度之,仍然还能搜得一鳞半爪,却没有言简意赅,远远沒有像陈鼓应先生:
“见道,指洞见独立无待的道。‘道’为绝对无待,因以‘独’来称它。”
那么见隐呢?见隐非谓词组,乃是老楚同志从《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中拆字而得,试图企及儒家之谓:“五达道”、“三达德”的中庸境界,也就是: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也者,大下之大本,并非现在之谓“大本,即大学本科”。甚至妄想以其而释某种内在的儒家精神,如文怀沙老先生之谓:
正清和---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旨在贯通斯三气,而道通为一,一气呵成,如若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方成为中国文化传统或文化精神。或饶公宗颐先生:
物外得朝彻
时中协太和
见隐而见独之,君子慎独而中庸,其实就是儒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