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点水墨描潇湘,千般色彩纸生花,数年艰辛学艺路,一生工笔绘丹青。在诗书风雅,翰墨传家的苏州,吴门画派是苏州工笔画的一张亮眼名片,而师从当代吴门画派掌门人张继馨先生的席蓉蓉女士,正是吴门画派在现代绽放的一朵最美的芙蓉花。


1972年,席蓉蓉成为张继馨先生的关门弟子,她在工笔画上的出众天分和敏锐的艺术嗅觉让张继馨先生对于这个女徒弟极为看重,要求更是严格:一笔一画都要落的有声有色,一枝一叶都要绘的生动轻灵。张继馨先生耳提面命,不辞辛苦。而他的严格要求也没有“吓退”一心爱画的席蓉蓉,画之于她,即是终身追求的事业,也是热爱向往的梦想,为此,她孜孜不倦的坚持着,一次次从老师的严格要求中摸索工笔画的真谛,一遍遍在画纸上描绘心中的图景。同时,席蓉蓉也深知“闭门造车”的危害,为了更好的完成画作,她时常外出采风,走进吴中的山山水水。“画是生活的镜子,只有走近生活,才能有创作的灵感和力量。”席蓉蓉如是说。除了真实的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外,她亦博采众家之长,在无数次的联系中将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持之以恒,绝不松懈的态度,也让她逐渐声名鹊起,成为苏州吴门画派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句来形容席蓉蓉所雕琢的工笔画恰如其分。其画作中所蕴含的精巧构思与落笔间的大气磅礴,使席蓉蓉之作深受主流媒体的喜爱。


雄鸡一唱天下白,英姿勃发展宏图。一副献礼党的十九大的群鸡图,淋漓尽致展现了席蓉蓉的深厚功底。该画以青翠草木与锦绣牡丹为底,配色鲜艳明丽,细节精致考究,群鸡或高昂头颅,或率性洒脱,生动形象,各有特色,群鸡雄姿英发的形象跃然纸上,其蓬勃的生命力喷薄而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席蓉蓉笔下的仕女,灵动秀丽,仪态端庄,粉裙红帛,纹样颇具古意,画中女子手持书卷与团扇端坐于草木之中,配以茶具更显风雅,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女子的秀丽典雅,拟态写意与工笔重彩完美结合,是为当代仕女图的精品。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作为工笔画大家,席蓉蓉对于描绘山水花草、飞禽走兽颇有心得,而一副锦鸡牡丹图则将其审美意趣体现尽出。画中牡丹千姿百态,色彩明丽轻快,设色浓墨重彩而不显艳俗,精工富丽,构图丰满,细腻动人。一只锦鸡卧于牡丹丛中,取前程似锦之意,毛色华丽,羽毛细节考究,栩栩如生,颇有“吴带当风”之意,整副画作取意吉祥,风格和谐,充满了盎然生机。

龙腾宇宙显光华,昂然一啸动千山。席蓉蓉所绘的一副神龙在天图,则入木三分的将腾跃云间的神龙落于纸上,此画设色古朴严谨,绘龙时落笔如刀,气势宏伟,将神龙叱咤风云,气壮山河的精气神展露无遗,而画云时又飘逸灵动,与龙之威武相辅相成,使得画作更显意义深远,气势磅礴。


丹青难写是精神,笔端清气展霓虹,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一点一滴的积累与付出,一笔一画的描绘与练习,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造就了今日极富盛名的画家席蓉蓉,如今的她,不在意俗世功利,与苏州书法大家钱玉清先生的好友何敏先生一道在苏州丹圣阁书画院任教,洗净铅华全本心,枕典席文画春秋,她亦如一株芙蓉,在苏州太湖畔传承着中国艺术,静美绽放。
(栾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