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雨生寒
峰莅望天边
城嚣红尘满
人独幽谷闲
畅然林径深
瑶台夜景新
霄汉明明月
阶下虫虫吟
走入暮春之境,感受草木年华,遥望白云如雪,低头溪水鸣琴。《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对于“大美”之欣赏:大美为何物?异睹各千秋,飞花入素眼,山倾楼外楼。闲睱岁月,独立巅峰,观世间纷繁万千,高山流水、蓝天白云以及轮转的四季景变,无不透出一种自然之美!美是什么?美是万物在自然而然之中形成的和谐与丽达,万象之美通过我们的视觉与感觉令我们赏心悦目。美自何来?万象之美源于自然本貌与人文无饰!而人文之美并非来自华丽之表,而是来自笔墨难绘之无形。我们所追求人性之美如气质美、心灵美、道德美、情操美、个性美、淑妆美、自然美以及本源美等等,虽言难及,却翩若惊鸿照影晚来。犹如《洛神赋》,句句溢美,生命之旅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修行之道亦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天地本具之美,心与景两互映辉。
大观由慧,小观由心,慧眼、法眼、道眼,眼眼通心,境随心转,故而察天下事物本质有二,一者内观于心,二者外现于形。内观者,大爱心所生,外显者,真美凝于形。是故,人当学会博爱天下之众,学会欣赏大美之灵,然此者非人人皆可,乃为人之功夫。人间大美,来自距离,距离之美,声过致形,灵犀之美,感来点通,从对镜自赏“粉面含春威不露”之芳到远睹他人“丹唇未启笑先闻”之容,从 “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塞到“间关莺语花底滑”之通。其实只要用心大观天下,那么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灵魂之美、气质之美、德行之美、言辞之美、淡雅之美无处不在!记得某位物理学家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五官感受的美是有限的,在微观世界里,由微粒子的不同组合排列而形成的物理结构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美即和谐!需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气场以适应外部环境。虽说大美无言,但真美永远在不同的排列组合以及变化之中,如星辰大海荡漾之无际波光,所以大美亦无形,幻化亦无穷。因之生发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雕琢与创作。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也许最美之情、最恋之物、最美之景只永远存在于我们的思维想象之中,无形无相,无来无去,却化现万缘万状,以是造化出人间千古奇缘的相思之美、离别之美、梦幻之美、仁爱之美、灵犀共通之美等等,这就是东方之美的朦胧虚拟与霞曜虹变。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美的光彩!美的动感!永远稍纵即逝难以企及!然而有人常欲令美具体化、形象化、狭隘化、浅表化,观之欣然、藏之厌然,实为对大美之亵渎。
问尘间美为何物?直叫人拈笔难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云蒸霞蔚,波谲云诡,美与天地星辰交相辉映潋滟涌动,光芒万丈,壮丽纷呈。飞花溪影,莲下舟行,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文各其美,美美犀共。人间大美不是有形之物理美、容泽美、外观美、衣饰美、构筑美等,而是从灵魂深处兰馨外溢的人性本然及优雅气韵,那是一道慈悲朴素的人性之光,那是一道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光,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不受时空之限而永恒曜世。眼前有美道不得,意态由来难画描, 我们很难用言辞去刻画美的绵丽柔柔,其皓质芳泽令文字黯然失色苍白无力。
人生百态芳华异,灵姿飚发皆天成。浣洗灵池澄月照,推开窗牖香袭来。只要拥有一颗不落纤尘的心,日月山川都会为你奉献出最美的律动;只要放下红尘万缕的恩怨,心灵必将涤洗天地长风。环境因您而和谐,社会因您而有序,合作因您而双赢,山势因您含烟叠翠。打开一扇自性的心扉,眼前的山云林海、曦雾柔风与灵魂天地交感,种种神奇皆入脑海浮图。霜冷长河无声去,惊鸿照水翩影来,一旦超越自己,于自性里生出无限光明,摇曳万千花簇辉,月在天心百般媚,大美现前,我们应静容穆仪,仰观而又俯察,在茫茫荡荡中去清享天地奉献出的万象之美,自喜其行,叹慨由心,大哉美斯,壮哉美之,何美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