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凤诗文选:清明雨纷纷,祖德万年馨

来源:搜狐    作者:三木秉凤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4-04    

清明时节雨泪发,德馨祖考降梨花。

风卷残红绕荒冢,云墨枝头泣寒鸦。

揖拜焚香入冥界,长跪俯首叩天涯。

缘来自古别离事,敢问谁人可作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是一年雨纷纷,慎终追远,祭祖仕勤,民德归厚,大孝务本,子孙尚德,何祖不欣? 德者,本也,德乃是中华文化的价值核心!翠华旗光摇汉苑,白玉管响彻唐宫,汉唐盛世乃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典雅之笔,“以德配天”乃千百年来东方文明的思想基石。人生在世不过三项功利,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为后人立下道德规范,此谓道德建设;立功就是建立功业,此为王道政治;立言,就是将道德实践升华为文字,教育后人,此为文化建设。

那么何谓尚祖立德呢?道与德,犹如树之本末,道之根源德之物繁。自古德与道两者之间关联密切难舍难分。"道"是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而"德"就是依"道"而行的所有收获!故德者得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此为对厚德载物另类诠释。对于人间功利,一般来讲"德"为无形之得,而得为有形之得,厚德载物就是无形之德化为有形之得的过程!德化之得让我们物质繁华丰衣足食,但人们的幸福体验,并非来自物质之"得",而是来自精神之"德"。"德"令我们精神饱满、内心充实。

祖茔青塚古,德风绵绵长。我们皆秉先德之气而化,秉先德之荫而生,敬拜祖宗之恩乃人之常情。羊有跪乳,人有灵守,皆为德征之现。"德"之缺失,导致"得与德"之间阴阳失衡。因为人生的压力大多来自世事难测,且人生的烦恼大多来自欲壑难平,所以生命需要用"德"心来抚慰。在"德"心与"得"物之间,谁主谁次我们必须有正确选择,在立业上自强不息,在立言上金声玉振,而在立德上馨名播远!

长河无言东流逝,夕阳几度化德风。中华民族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朝及诸子百家,从秦汉王朝到唐宋元明清,五千年文明之旅,弘道扬德代代相传。《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古人生方向,往往由掌握大学之道的"明明德"者最为正确。我们知道在烽火中的牺牲者,大多是顺火而逃造成的。正确决定永远存在于潜意识之"德"当中,随波逐流者顺火亡身,逆火而上者逃出生天。鱼逆水而上,鸟逆云而行,马逆风而驰,人往高处攀登,世间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知难而进、逆水行舟、溯流而上!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文明东土邦有邦德,家有家训,行有行规!德者得也,人类社会其实都是在阴德与阳得之间寻找平衡!德亦胜得,得亦由德,宅心仁厚方能载物之得!自古以来德薄而福大、力小而物重、智浅而权贵,德不配位最终祸国殃民害人害己的例子不胜枚举。故以德治国、以德齐家、以德修身古来如此!"得"为物质之丰饶无比, "德"是精神之厚蓄美达。有形之美易被岁月侵蚀,而精神之美却恒久如春。每逢清明,后人折柳追思,香火尚飨,逝者生前之德,必将光昭日月,福泽万代子孙。又是清明节芳,奈何天泪茫茫,自古生死离别,孝心洞穿阴阳。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