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木苏然,和风恵雨,莺啭林间。喜欢独立于巅峰观高天鹤影,喜欢独步于壑谷陪幽溪流风,繁华落尽之后在云深林茂之处粗搭一间茅舍,岁月静好中让灵魂休养生息,愿它禅坐成一朵莲华,神清香溢。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蛰居红尘,文人的世界简单又清纯,而书是升华思想的通幽小径。有时候轻轻推开俗务,放下古帧锐笔,立于榭台之上迎接朝阳漫天,挥送晚霞丝尽。半醉半醒之间,开辟混沌鸿蒙之始,驰骋游文走笔之妙,抟辞修句之时,灵花灿放,澎湃大千,这些皆源于天涯海角的一方出世之乐。
生命犹如流动的涧水,而岁月如水草般缥碧,于灵动欢快中定格出画面永恒。窗外凉风习习,晨阳带寒,譬如冷暖人生。我们踏着茵茵春草而来,冒着绵绵夏雨而去,灵魂的脚步在瑟瑟秋寒中稍驻时分,却见纷纷白雪又飘然而至。一路行来,我们放下愈多步履愈轻,意志历练得松岩般刚毅而笃定!与星月为伴,与草木同春,与虫鸟共鸣,在灵与肉构筑的生命世界里,身体孑然构成我们的灵魂小屋。这暖舍一次次为我们漂泊的灵魂挡风遮雨,无论灵魂挣扎得多么生死无助,无论精神压抑得多么苦痛万般,这温馨港湾般的小屋,如伞如荷,擎起一片蓝空,庇之佑之,不离不弃。
朝霞夕晖,逝者如斯。我们见证着岁月的无情与慷慨,见证着尘世的冷漠与良善,生命的小屋亦留下天地四时的静美与嬗变。我们没有让小屋永葆华丽的能力,却应有让灵魂与日月同光的意志与悲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然而心灵小屋却只此一间!往事流水般逝远,而回忆,已然成为生命中最璀璨的流烟。那些儿时的玩伴今在何处?当年刻着中线的两人书桌,当年情窦初开时飞英出匣,犹在昨天,犹在眼前。曾经改造世界的冲动,曾经天下为公的绝志,曾经江山指点的激情,曾经的一切一切的豪迈,渐渐退缩到生命的小屋里,品咂着伤痕累累后的温情复元。人过半生,早已看惯了秋月春花,日昃之后,对座江渚浊酒,笑谈沧桑古今,而脉脉斜晖下的这间茅蓬小屋,却依旧客舍青青柳色新焕,任灵魂浸润膏沃周遍,令其愈发清纯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