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凤诗文选:滚滚红尘事,孜孜灭又生

来源:搜狐    作者:三木秉凤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2-18    

春风庭月香满楼

曳舞龙烛书案休

空携诗卷委墟烬

简无仙乐陋亦悠

帘隙斜暝照兰台

梅花几度谢了开

对揖不拜诗与赋

天上人间溢文怀

秦川望断杳冥冥

茅茨隐林曲未终

长叹红尘无限事

孜孜由心灭又生

《易经》曰:“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道者乃事物之本质与规律,为智慧者所求;器者事物之现象与变化,为术聪者所用。文以载道,大化天下,自古以来往往智慧领航,文化荷担大道传播,知识学以致用,信息飘若浮虻。人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微观之失可以通过宏观之得而中和。智者看世界,简单而一统,聪者看世界,缤纷而细腻,愚者看世界,单调而乏味。其实现实生活之中真正的智者凤毛麟角,真正的聪者也清楚可辨,人的智商大都在中间环节徘徊,犯了聪明,也犯着糊涂,这就是常人在自省、自悔、自悟中走向修养之道。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其实做个智者很难,他不仅需要丰富知识的积淀和自我升化,还需要超越常人的悟性和人性的善良,在自律与自由之间相向并肩,最关健的是他必须有颗博大恒爱的胸怀。 “德比于上故知耻,欲比于下故知足”,人有知耻之心则会奋发图强勇猛前进,实现从愚者走向智者的华丽蜕变。孔子曰,“吾十有五而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生命成长不仅是文化知识的储备觉醒过程,也是人生实践经验积累与运用的过程,我们要在知识运用中总结出文化道理,达到人生开务成物,从而实现由聪明到智慧的生命转折。

分人以财谓之恵,教人以善谓之忠。 如何觉醒生命?孔子给出一条常径,即仁义礼智信等五条道路。做个仁者,做个义者,做个礼者,做个智者以及信者。一个真正的仁者、义者、礼者、智者、信者,都是个天下为公奉献于人类的大人,是个奉献社会的人,是个懂得吃亏是福的人,是个为大众破迷开悟的人,这样的人他失去的是物质的点滴微尘,得到的却是智慧的无限海洋!因为宇宙自然本为一体,现象生生不息而能量守恒,能量与现象皆为大道化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又归于道,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宇宙因果定律告诉我们,我们付出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当然我们执求什么?也会失去什么?智者无执故无失。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