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的采访笔者发现,在武义很多茶厂到10月底基本就结束了当年制作茶叶的档期,厂房空置那里要等到来年的三四月份再重新开工。
11月19日,笔者在王宅镇郭浦朱村看到,村民梅桂女、王健夫妇的茶厂却是一派忙碌景象,四处弥漫着红糖的香甜味,人来人往的村民、游客也都露出甜甜笑脸。
梅桂女家的茶叶厂有1200多平方米,每年到10月中旬,梅桂女、王健夫妇就结束了一年做茶叶的档期,要到来年的4月份才重新开工。在这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里,偌大的厂房就都闲置着,夫妇俩觉得怪可惜的。于是从去年开始也买了设备,请了榨糖师傅办起了“甄甜”红糖厂。除了自家的,主要是给村里及附近的糖农加工红糖。这样厂房有4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还能给家里增加一笔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厂房的空地上,笔者看到,一捆捆糖梗码得整整齐齐地堆放着,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一根根糖梗喂进榨汁机的“大嘴里”,略带青色的糖水哗哗地从另一个口子流进“糖水池”里。通过水管,糖水流到隔壁的蓄水罐里,等候下锅“煎熬”。一到点,熬糖师傅水龙头一开,糖水就可以直接流进大灶。
王健说,以前他在糖厂里看到,都要将榨出来的糖水一桶一桶地拎到大灶里,费时费力,又不方便。他与妻子到义乌一些糖厂考察后,就建立起了一套榨糖自动系统,使榨出来的糖水能直接进入大灶。而糖梗榨汁后的渣则通过卷扬机,直接就输送到一辆工具车上,车蔸一满就可以运出去。避免了糖梗渣堆积如山,还要雇人把渣装车后再运出去的现象。
从11月初开始榨糖以来,梅桂女夫妇请的4个榨糖师傅就24小时轮流工作,每天能熬制出约2000斤的红糖。凭着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梅桂女还以红糖为主要原材料制作出了红糖生姜、红糖酥饼、红糖麻花等系列红糖食品,深受顾客的欢迎。除了在武义本地和周边县市,通过网络平台,产品还远销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利用档期茶厂变糖厂,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甜蜜。” 梅桂女脸上绽放出甜甜的喜悦。(王东方)